在完成了試射之后,政委走到了趙杰的身邊,緊緊的握住了他的手。
感受著手掌傳來的力度,可以感受到政委心情依舊很是激動。
“趙杰同志,你可是在戰前給我們造出了一件大殺器啊,你給它名字了嗎?”
名字?趙杰心中一動,兩個字脫口而出。
“衛士!”
“衛士?好名字,它就和它的名字一樣,是我們龍國的國防安全的衛士,它當得起這個名字。”
于是這款b-21冰雹火箭炮的名字就這樣定了下來。
衛士-1自行多管火箭炮!
盡管這個時代的衛士和后世的衛士系列火箭炮沒有半毛錢關系,但在后續的十幾二十年時間中,這款火箭炮依舊是解放軍火炮體系當中的中流砥柱,的確當得這個名字。
陳副司令則是非常關心另外一個問題。
“老弟,這火箭炮厲害是厲害,可是產能怎么樣?可不能是手工制造出來的。”
這話一出,司令員、政委和另外兩位副司令的耳朵都豎了起來。
這火箭炮有多厲害他們已經親眼見過了。
可產能也決定它能否在接下來的戰爭當中發揮出多大的作用,這的確是非常關鍵的一個問題。
對于這個問題,趙杰自然是知道的。
江北機械廠是他一手打造出來的。
“按照目前的產能來看,一個月大概的產能是8-10輛之間。
如果進行產能擴充的話,在年底之前產能就可以達到30輛以上。”
江北機械廠的火箭炮生產線是采用的流水線生產模式,然后再將零部件送到總裝廠進行總裝。
所以生產效率可并不慢。
如果可以的話,趙杰有把握在一年時間內將產能擴充到100輛以上。
可這樣的話就有一個問題限制住了龍國。
卡車數量不夠用。
解放軍手中的卡車主要來源一是繳獲,二是進口。
然而進口的蘇制汽車價格可不便宜,國家也不可能拿出太多的錢來購買卡車。
所以卡車反而限制住了衛士火箭炮的產能。
這也是趙杰接下來需要解決的問題。
那就是幫助龍國打造出了完整的汽車工業產業鏈。
然而這個任務可并不容易,而不是短時間內能夠搞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