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還好,原身的爹也不是沒有考慮他要是去了,他的閨女兒一個人要怎么活。
于是,時玥開始按著她腦子里面留存的記憶,開始清點起自已現有的家當。
首先,時玥來到的是原身住的西屋,來到她之前翻出來暗格的柜子前面。
蹲下身來,摸索著,又把那個暗格拉了出來。
把里面的手帕包打開,手帕包里面是一堆零零碎碎的錢和票。
這些是原身的爹給自已閨女兒準備的家用錢。
時玥先把錢數了一下:
最大面額的是十元大票,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大團結,一共有六張,
剩下比較大額的錢票還有五元票兩張,兩元票四張,一元票九張,
除此之外就是五角、兩角、一角、五分、兩分和一分的毛票,
總共的錢是九十三塊六毛五分,有零有整的。
加上今天時二柱他們賠給她的十五塊,哦,還有剛才那個少年不要的兩毛錢,
她現在所有的家用錢,變成了一百零八塊八毛五分。
接著她就開始數一下這些票據,這個年代,沒有票,有錢也花不出去。
糧票有九張,每張都不是很高,幾兩的都有,一共是三斤二兩;
布票有三張,一張一市尺的,兩張半市尺的;
油票有兩張,一張五兩的,一張一兩的;
肉票有三張,每張都是半斤的;
剩下的就是各種生活用品的票據,像煤油票、肥皂票、火柴票和鹽票等。
更難得是,在這些票據里,居然還有三張工業票的!
在這個時侯,買什么都需要票,而買手表、收音機和縫紉機以及自行車這些大件都要用到工業票。
這工業票是原身的爹準備給自已閨女攢起來買手表當嫁妝的。
不過因為各種限制,時老爹才收集到三張工業票,遠遠不夠買手表的數量。
這么多的錢和票,即使是在城里,尋常的人家沒個兩三年也攢不下這么多。
原身和她爹都生活在鄉下,而這些票據是原身的爹在知道自已活不久之后開始為閨女準備的,可想而知這些票來得多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