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國君齊靈公冷冷看著這場戰役,你晉國人號稱對楚作戰取得大勝,其實大勝個毛線。反倒是主動惹了楚圖,那就等著楚國人的報復吧。
還有,你們晉國人現在已經貪賄成風了,這么辦事,看來遲早是要遭到諸侯拋棄的。
然后,他把目光盯到了魯國。你魯國佬那么喜歡告狀,那就讓你告告看,看晉國人會不會來救你。
此時的齊國,疆土大為擴張,整個山東半島,貌似也就魯國還在泰山南邊,死死追隨著晉國。
這種不要臉的國家,得教訓教訓。齊靈公一心想著把魯國給收拾了,然后,再公開祭出周靈王對齊國的賜命:
天下諸侯,唯我齊國才是維護大周王室的正統!
其實,齊國已經多次教訓過魯國了。公元前559年夏,齊國攻伐魯國北部邊境,大軍圍困魯國重鎮成邑。公元前558年春和秋,繼續攻伐魯國成邑。
湨梁會盟的墨汁未干,齊國又拿魯國開刀了。
公元前557年秋,齊靈公親自率軍分兩路討伐魯國,一路由自己親率,包圍了魯國重鎮桃邑。另一路由上卿高厚率領,包圍魯國重鎮防城。
魯國被暴揍,但仍舊不敢吱聲。
見魯國軟成這個模樣,齊靈公干脆打上癮了。公元前557年冬,邾國在湨梁會盟上因魯國告狀而被晉國懲罰,心生恨意,與齊國組成聯軍再次伐魯。
還沒完,第二年,即公元前556年秋,齊國再次侵犯魯國北境
史料記載,自公元前559年起,至公元前556年秋,四年間,齊國六次侵略魯國!
如此頻繁進攻鄰國,這貌似自盤古開天辟地以來,直至春秋消亡,估計也沒有第二例了吧。魯國人還吃得消么?
魯國也算是挺能忍的,經常被揍,但就是不敢吱聲。按理,魯國人應該馬上向晉國求救啊。
但魯國人并不笨,如果魯國向晉國求救,晉國人會不會來救是一回事,救了結果如何又是一回事。
但齊國呢,則因為你魯國居然敢于反抗,肯定會變本加厲!
只是,魯國人的承受力終于到了極限了,他們真的受夠了!早在一年以前,即公元前557年冬天,終于向晉國告狀了。
這一次,魯國派出上卿叔孫豹出使晉國,得到了魯國人送來的厚禮后,中軍將荀偃熱情接待叔孫豹。
荀偃道:“貴國的事其實我們都知道,但由于寡君還沒有舉行禘祭,百姓也未得安息,實在沒法救啊。”
叔孫豹急了:“元帥吶,您是不知道啊,齊國佬可以說一天到晚都在侵略敝國。
本來,寡君也覺得貴國先君之后事之故,不好意思來請求貴國主持公道。但敝國人民已經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實在是不能再拖了。
而且,這一次,齊國居然趁著貴國率聯軍討伐許國之際再次侵略敝國。甚至不顧聯軍在與楚軍戰于湛阪取得大勝的實際,齊國這是根本沒把貴國放在眼里。
寡君引領西望,苦苦盼著貴國的援軍啊。”
這位精通詩書的春秋知名賢士、魯國上卿叔孫豹,最后流著淚向荀偃吟唱了《圻父》一詩:
圻父!予王之爪牙。胡轉予于恤?靡所止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