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既然決定不管中原爭霸江湖上那些事了,趙盾也便集中精力繼續他的改革了。
經歷了差點被晉靈公干掉的趙盾,此時回想起來還是心有余悸的。
晉靈公如果再年長幾年,等到自己政治上成熟了,有了足夠的勢力,那要搞定一個中軍元帥那是分分鐘的事!
因為,晉國與其他諸侯國最不同的一點,便是晉國的國君權力極大!
國君的權力來自于哪里?
來自于實實在在可控制的地盤!
前面我們講過,晉國自晉獻公以后,公室的土地便不再分封,而是全部屬于國君所有!
因為晉國的公室子弟在國內就只剩下國君一人,其余的公室人士都去了國外生活!
這導致了晉國公勢力極弱,但也相應的使代表公族的國君權力極強。
因為手頭掌握著大量土地,基于土地的人口、財富使當時的晉國國君成為了最有權力的人。
晉國不斷進攻戎狄部落,侵占戎狄土地。這些土地有一小部分封給了功臣,但大部分都是掌握在國君手里的。
而且,由于歷史上群公子被屠戮或遭流放,再加上晉國公子除世子外均不得留在晉國的規定,使晉國國君手頭的土地越來越多,從而權力也越來越大。
當然,其他諸侯國君與晉國一樣,形式上是權力至高無上,因為國君最大嘛。
但在實際上,這種權力是要有物質基礎來配套的。
國君的物質基礎是什么?
就是手頭可控制的土地!
周王室為什么衰落?
就是因為周天子不斷分封,結果將全天下的可封之地都封得差不多了,最后留給自己的,只有一個洛邑及附近幾塊地盤!
沒有了土地,便沒有了糧食,沒有了財力,也沒有了兵源!
如魯國,最后國君的權力到哪里去了,到三桓手里了。
宋國更是奇葩,宋國是嚴重的公族力量超強型。整個國家上下都是子姓,這些公族子弟,哪一家不需要封地?
晉國的權力集中到國君一個人身上,導致晉國很快便能形成集中統一的意志:國君的意志。
對,國君的意志迅速提升為國家意志,然后群策群力,集中力量辦好大事!
這,正是晉國能夠數百年稱雄春秋江湖的關鍵因素!
但這里一個嚴重隱患埋下了,這便是當國君英明有為時,晉國國力迅速提升;當國君暗弱無能時,晉國的發展便受到嚴重影響。
晉獻公、晉惠公、晉文公、晉襄公時代,正是國君英明有為時,從而晉國迅速崛起,成為春秋沒有結束,請!
但具體的官職呢,那是很多的,晉國的六卿具體官職便是各軍帥佐,此外還有負責農業的、外交的、占卜的、祭祀的、史官、手工業、刑律、司馬等等。
這些官職,原來的任免權都集中到了國君手里,對鄭國魯國這樣的諸侯國而言,國君往往將自己的宗親子弟任命為各位官職。
也就是說,當時春秋主要的是任人唯親,這些宗親便是公族人士。
就這樣,公族人士基本占據了朝中的各級官職。尤其是那些具體負責國君起居飲食生活、養馬狩獵等官職,別看不起眼,但足可以影響國君!
晉國是個例外,晉國由于公族人士都在國外,所以國君有了任免權后,便按照自己的意愿任命公族外的人士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