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好了,伊東將軍,兒玉源將軍你們不要再吵了。你們在這樣我就叫衛兵了。”終于主位上的明治天皇忍不住了,他用手不斷的拍打著桌子,力氣之大讓他的手都拍紅了。
“是!請天皇陛下息怒,我等知錯了。”見到明治天皇竟然親自下場,即便伊東祐亨和兒玉源太郎心中在憤怒,也不得不乖乖收起了自己的脾氣,然后乖乖坐下。
“諸君,這軍費問題必須要慎重的考慮才行,現在大日本帝國在各處都遭到了北洋的圍追堵截,我們的財政現在很艱難,從現在開始每1塊日元都必須花在刀刃上才行。”在解決了這場鬧劇之后,明治天皇終于開口了,但是他卻不談軍費如何分配只談日本國內如何困難,這讓在場眾人都升起了1副不好的預感。
明年的軍費似乎不那么好拿了!
不錯,現在日本的經濟來源的確是出現了大問題,在北洋主持的督撫同盟的堵截下,日本根本無法從清國獲得任何的棉花,銅鐵到最后甚至糧食都買不到了。因為缺乏原材料,導致日本國內大量的工廠倒閉,這令本就艱難的日本經濟更加雪上加霜。
并且北洋還開展了輿論戰,他們在歐洲大4宣揚日本將要崩潰的“謠言”,在這些”謠言“的蠱惑下日本之前發行的國債被大量的拋售,這些國債的價值也像是從高山滾落的石頭1般瘋狂的貶值,可以料想的到明年1定是日本最困難的1年。
現實的困境即便連伊藤博文這樣有雄才大略的人都堅持不住了,他甚至動起來了將海關稅收抵押給英國的想法。不過這個想法剛1浮現便被他打消了,作為1個優秀的政治家,伊藤博文知道不到萬不得已決不能這么干,之前大量的欠款和國債已經讓英國拿捏住了日本的命脈,為此日本甚至將國內很多公司都抵押給了英國,現在如果連海關也失去的話,那么日本就不能稱之為1個國家了。
這樣的日本,即便打贏了清國也沒有什么意義。
無奈伊藤博文只能將全部的希望都放到了正在建造的那兩艘鐵甲艦上,他相信這兩艘最新型的軍艦能夠瞬間改變清日之間的力量對比。同時他心中也下定了決心只要“大和,武藏”建好,就立刻發動攻擊。這漫長的軍備競賽他是受夠了。
這不光是他自己的想法也是內閣甚至整個日本的想法,漫長的軍備競賽給日本帶來了沉重的打擊,再加上北洋的封鎖,他們現在已經堅持不下去了。但由于準備還沒做好,日本不敢貿然進攻,無奈他們只能是選擇等待。
沒有做好準備的不只是日本,北洋也是如此。日本人在苦等“大和,武藏”而李光宗又何嘗不是在苦等“覆日,滅日”呢?
正因為時機還未到,所以這詭異的和平才得以繼續,只不過所有人都知道戰爭已經不可避免了。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