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回府不久,陳尚林就親自把翠琴送了回來,還帶來了兩份關鍵文書。
一份是王彥之前割讓碼頭的合約,另一份則是一份官職任免文書,官職名稱處是空白的,但上面蓋著宰相林世藩的大印,還有陳尚林的親筆簽字。
在炎朝的官場規(guī)制里,任命官員需要左右兩位宰相同時簽字,也就是林世藩和王彥。
如果是六部要職,還需要相關部門的尚書簽字擔保才算公正。
有了這份文書,可以在兵部除了尚書外的任意職位上安插自己的人。
就算女帝有意見,也只能認了,否則就會被扣上獨斷專行的昏君帽子。
皇權分散,大臣們拉幫結派,這正是林世藩一個文官就能權傾朝野、禍亂朝綱的直接原因。
王彥仔仔細細把文書看了兩遍,確認沒有任何文字陷阱后,才給旁邊的護衛(wèi)使了個眼色,然后對陳尚林略微拱手,笑地說:
“有勞陳尚書跑這一趟了。”
陳尚林此刻滿臉焦急,卻也只能陪著笑:
“能為王相您辦事,是下官的福氣!不知犬子他……”
老來得子的陳尚林現(xiàn)在只關心自己的寶貝獨子,生怕惹王彥有半點不高興,姿態(tài)低得跟朝堂上那個倨傲的尚書判若兩人。
王彥慢悠悠喝了口茶,估摸著時間差不多了,才站起身,看向門外:
“陳尚書,你有沒有派人去找過令郎啊?你說……令郎會不會是金屋藏嬌,這會兒還在哪個溫柔鄉(xiāng)里沒睡醒呢?”
能當上一部尚書,陳尚林當然不是蠢蛋,瞬間就聽懂了王彥的暗示。
但事關兒子,他不敢亂猜,趕緊深深作揖行禮:
“下官愚鈍,還請王相您明示,只要您告知犬子下落,下官今后必定以王相馬首是瞻,報答您的大恩。”
王彥心中冷笑,這種話哄三歲小孩還差不多。
他也沒廢話,直接點明:
“昨天我府里的下人路過楓葉巷十八號時,好像瞧見令郎帶著個美嬌娘進去了,陳尚書不妨去那兒尋尋看?”
陳尚林聽到準信,連禮都顧不上行,慌慌張張地就沖出了王府大門。
看著陳尚林跑遠,王彥揉了揉眉心,轉頭對老管家福伯吩咐:
“福伯,等會兒鎮(zhèn)國公劉驁要是帶人圍府,你讓府里的人都別攔著,保護好紅薯試驗地就行。”
他料定陳尚林找到兒子后,肯定會告訴劉驁是他王彥從中作梗。
就算劉驁沒有證據(jù),以那老家伙的火爆脾氣,也絕對會打上門來。
他正好趁這個空檔,完成計劃的最后一步,來個完美收網(wǎng)。
吩咐完,王彥立刻帶著翠琴快步走向偏廳,叫來兩名心腹護衛(wèi):
“你們一刻鐘后,帶上劉萌萌出城!然后照我說的做……”
他快速交代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