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年前,群雄并起,逐鹿天下。
世族褚、秦、羅、三氏隨姜氏豪杰一統天下。
谷雨瀟瀟,山河遠闊,四人躍馬遠眺于大好江山萬里,定乾坤,安盛世,最終迎姜氏坐于王者之座——稱帝王之尊。
季春時節,太祖崩于蓬萊。
至此,姜氏儲君應天從民,王朝——新帝即位。
不過三載,今帝兒時的三位摯友,戰神褚蘭澤大將軍戰死邊關,定國公秦蘅自裁于養心殿,太子太師羅嵩岳上書辭官,舉族離開京師。
——人間四月天,杜鵑滿山,滿城落花。
當朝閣老梁書文幼子梁朗的加冠禮,為此大邀朝野內外門生及友人。
男賓皆留于外院觀禮,女眷則隨閣老夫人相邀留后花園品花吃茶。
正逢院外眾皇家宮娥端盆魚貫而入,有世家貴女訝然:“荔枝酒?聽聞此酒公主最是喜愛。
”又見那眾多宮娥:“莫非是公主親自而釀送來梁家?”當今陛下榮寵皇后,也甚喜她所出的一雙兒女。
東宮的皇太子及天之嬌女貞蕙公主。
庭園內,瑤瑤絲竹聲傳入,廊廡下有小丫鬟頂著細雨端送來幾碟糕果,遞至一身著綠竹纏枝羅裙的女子面前:“羅姑娘,這是我家小姐特意為你準備的。
”羅昭星坐在園中一角,倚在美人靠上,看著一池碧波,眺望對岸一樹松柏。
清冷的不易讓人近身,無論周身有多少世家貴女,名門之婦注視著她。
她回眸望向那碟子糕果,淡淡道:“多謝。
”“但我不喜歡。
”小丫鬟聞聲立時漲紅了臉,垂下了眸。
卻聽到面前的姑娘再次出聲道:“難為你了,端走吧。
”昔年先帝爺兩道旨意,一道請摯友羅義芳教導少年嫡長子兼皇太子圣人之學。
一道請子侄羅義芳之子羅嵩岳教導皇長孫孝道,仁愛,禮儀之識。
成就皇太子作忠孝仁義,堂堂正正之君子。
而皇長孫可生而見正事,聞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也。
也無異于昭告天下,羅家出了兩任帝師,也皆是帝王之寵臣。
當年所有人都說羅家氣息盡了,不顧帝王恩,執意離開京師繁華地,便是什么都無了。
而今羅氏女以回京探親的名義重回帝京,有人隔岸觀火,有人置身事外。
畢竟,當年羅嵩岳執意寫了那一身安富尊容,為的是昔日故知,當年以因謀逆叛國罪自裁的定國公秦蘅。
那個冬月里,天地間一片清寒,京師接連下了三日雨雪,護城河面上到處堆著殘破血衣的尸骸。
有年齡較小的世家少女問旁側人她是何人。
身側女子笑言:“你可讀過太祖皇帝的隨筆注?名曰四劍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