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就要到冬至,可徐熹和徐老太爺都沒有回來的意思。蜀州等地負責莊子鋪子的莊頭和掌柜,已然拉著大車小車的年貨,帶著銀子,入了晨園準備交賬。沒辦法,總不能男人們不在,就晾著家中的世仆。于是林氏只好帶著芳草,榴花,又從麗姐兒借了丹桂和青杏過去,沒日沒夜地對賬。
“這攢心梅花看著漂亮,卻著實費功夫。老奴看小姐的小本子寫寫畫畫的,也頗費紙墨。”攢心梅花絡子的編制是個大工程,麗姐兒為著詳實記錄,著實費了不少筆墨。可寫寫畫畫下來總歸是有好處,那就是無論何時何地只要看著本子上的步驟就能編制,一點都不費腦子。
“好看就是了,費功夫也值了。”麗姐兒有一句沒一句的與程繡娘說話。
程繡娘和麗姐兒圍坐在炭盆旁,在靜謐地黃昏中打絡子,整幅畫面很是安詳。
“小姐,夫人送了橘子來,說是莊子上的新鮮貨,可甜呢。”綠萼嘰嘰喳喳地打破了院子中的靜謐。
“拿來吧。”麗姐兒喜歡吃果品,再加上室內的火盆燒的旺,難免有些干燥上火,吃水果最好不過。
綠萼親自剝了橘皮扔進火盆,才把橘肉遞給麗姐兒。炭火與橘皮相融合,頓時滿室的馨香,暖意融融。
“娘親那邊如何?”麗姐兒知道林氏和幾個丫鬟忙碌,怕林氏熬壞了身子。徐家那么多產業,所有的賬本幾乎能堆成一座小山,就林氏帶著幾個丫鬟,著實是強人所難。
“奴婢沒瞧見夫人的神色,聽說是很忙碌。橘子是丹桂姐姐來送的,說夫人照常吃照常睡,沒什么不妥。”綠萼心道:夫人本就不待見我。我哪里還敢往前湊。
麗姐兒點點頭,想著用過晚膳之后也去幫忙。本來看賬這樣的事,麗姐兒也要去幫忙的。只是她現在日程排的滿,手頭還有金鋪的賬要看,林氏怕累壞女兒,就沒讓麗姐兒去凝暉堂受累。
“爹爹什么時候回來,你打聽到了嗎?”麗姐兒吃著冰甜的橘子問道。
“奴婢問了,只是一直沒消息。”綠萼可是找了一圈的人,沒人清楚徐老太爺和徐熹何時回來。
“不過奴婢倒是打聽到了別的消息,黎閔兩家到底是退親了!”綠萼道。
“那閔二小姐怎么辦?”麗姐兒著實吃驚于兩家退親之事。第一個關切的就是閔二小姐。
“不知道。”綠萼搖搖頭。她現在打探消息可不敢明目張膽了,只靠著道聽途說。
“這閔大人是蘇州府尹,黎大人又是蘇州同知。本來是兒女親家,現在弄成這個樣子,還不眨眼就成了仇家?”程繡娘顯然也被驚到了。
“可不是,您老說說這兩家是不是都被豬油蒙了心了!”綠萼興高采烈地八卦著。
閔大人和黎大人都在同一處衙門,抬頭不見低頭見。兩人又是上下級的關系,這以后還怎么見面啊!
“不管怎么說,鬧了一個多月了,事情總是有了定論了。其中是非曲直到底是旁人家的事,我們也管不著,還是別費心了。”麗姐兒穩了穩心情道。
“是。”綠萼連忙道。
待用過了晚膳。麗姐兒就帶著碧草和翠籬去了凝暉堂。凝暉堂果然如想象中的燈火通明,想來林氏還沒有歇息,正帶著丫鬟們看賬。待麗姐兒一進去。定睛一看,果不其然,心下了然。
青杏打算盤的聲音格外清脆,在寧靜的凝暉堂中回響著,令人莫名地安心。青杏算盤打的好。雙手齊上陣,看著很有威勢。一旁的丹桂翻著賬本。核對著青杏算盤上的數字。芳草就著一盞火燭寫寫畫畫,唯有榴花趁人不注意,用帕子掩著打哈欠。而林氏則聚精會神地對賬,眉頭微蹙,似乎看出了什么錯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