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兵家弟子剛剛正值布陣,處在道場的最外圍。于是,兵家弟子首當其沖,成了妖獸攻擊的對象。
兵家大陣尚未成型,威力有限,而且,大陣主要是針對陣中之人,妖獸自外攻來,幾乎不費吹灰之力便將兵家弟子撞翻在地。
群妖過后,兵家弟子倒了一地,不死也是重傷,再無站立之人。
妖獸黑壓壓一片,足有三百多只。如此規(guī)模宏大的獸群,世人只有在獸潮時才見過。
附近之人見狀,無不大驚失色,眼見妖獸沖來,無不飛身躲避,口中直喊“獸潮來了”,立時引起了騷動。而且,隨著妖獸不斷深入,騷動的范圍也越來越大。
群妖一路沖撞,所向披靡,來不及逃避的諸派弟子,被沖的七零八落,死傷無數(shù)。
諸派原以為獸潮只是盲目攻擊,并無目的,是以紛紛躲避,以為躲過去便好,并未施以反擊。可是,待獸潮為一眾道家弟子解圍后,由道家弟子跟在其后,又向下一眾道家弟子沖去時,諸派弟子這才明白這批獸潮分明是有備而來,忙號令眾弟子向獸潮發(fā)動攻擊。
然而,這些妖獸皆道行不低,個個皮糙肉厚,根本不懼諸派弟子的普通攻擊。眾多攻擊中,偶有仙劍夾在其中,方能在妖獸身上留下血跡。
群妖一陣奔襲,不過茶盞工夫,已經(jīng)救了三眾道家弟子。
攻山諸派大急,積極調(diào)兵遣將,阻擊獸潮,但是收效甚微。不僅如此,諸派弟子不同于兵家弟子,并不懂得戰(zhàn)場規(guī)矩,但見獸潮勢不可擋,不管是否攻到自己跟前,心中都已慌了,自亂了陣腳,無意中給了道家弟子喘息的機會。
急于求生的道家弟子見轉(zhuǎn)機忽現(xiàn),無不熱血沸騰,士氣大增,鼓起余力,奮力拼殺,竟不斷擴大防守區(qū)域,又開始緩慢挪動開來。
只見引領群妖攻擊的乃是一頭巨熊。那巨熊體型巨大,妖氣沖天,正是百萬大山的熊戰(zhàn)將。
因為妖族和人類自古不兩立,難免要發(fā)生沖突,熊戰(zhàn)將為防不睦,便帶著群妖在山后防守,不與道家弟子過多接觸。大戰(zhàn)起時,兵家派了一千弟子布下大陣,將群妖困在山谷之中。熊戰(zhàn)將率眾拼殺,破了兵家大陣,這才趕到道場來。
道家一方有了群妖加入,攻山一方則士氣大挫,此消彼長之下,場中形勢一時大變。
墨千手看在眼中,興奮不已,忙向衛(wèi)擎詢問道:“衛(wèi)兄弟,我們能否沖鋒一陣,接應眾同道?”
衛(wèi)擎沉吟道:“對方陣勢大亂,若能突擊沖鋒,定能給對方沉重一擊。可是,我方人數(shù)畢竟太少,只怕得不償失,反而丟了陣地。”
墨千手點點頭,也未再強求,轉(zhuǎn)頭祭出一個木鳥,不遺余力擊退敵人,盡己所能給敵人以壓力。衛(wèi)擎則吩咐眾弟子改變防守陣型,擴大防御范圍,為接應道家弟子做好準備。
說話的工夫,獸潮又救下一眾道家弟子。至此,獸潮之后已經(jīng)帶了近百名道家弟子。諸派弟子見傷不了妖獸,便轉(zhuǎn)而攻擊其后的道家弟子。
眾道家弟子一邊要跟上妖獸的奔襲速度,一邊要抵御外來攻擊,情勢依舊不容樂觀。一些落在最后的弟子,一個不慎,便被亂劍砍死,血肉橫飛,十分慘烈。不過,比起剛才只有死路一條的境地來,又不知強了多少倍。
離山道最近的端木逍云等人,見敵人攻勢稍弱,立時全力反攻。
此處是諸派首腦關注之地,敵人最為密集,壓力也是最大。
儒家數(shù)人向身后的道、妖二家弟子招呼一聲,分別使出儒家攻勢強勁的天罡劍式,一路沖殺,竟硬生生推著群敵挺進了三丈之距。
眾弟子見狀,群情激憤,更是奮力殺敵,又向前奔襲了兩丈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