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恒真人聽問,望著天際,說道:“所謂盡人事,聽天命。道家的無為之道也不外如是。吾等盡力了,道家道種是否得意延續(xù),天意自有安排,難道為了道家傳承,就要做這等違背本心之事?”
長陽真人嘆息一聲,也望向天際,道:“年輕之時,我并不明白師兄為何要辭任道家掌門一職,一時覺得師兄是在逃避責(zé)任,其實心中頗有些看不起的。可是,年齡越大,竟越是羨慕起師兄來。”
“羨慕師兄能夠不問世事,維持本心,專心求道;羨慕師兄可以秉公論事,不求有功,但求無愧于心;羨慕師兄可以拋開天下任何事情,始終遵循自然大道。”
“可是,我不能!我時時刻刻得為道家的命運著想,為了道家前程,我要做許多違心之事,甚至壞了修行,不能再有提升。”
但見長恒真人要說話,長陽真人揮手制止道:“我知道師兄如何勸我。在師兄看來,道家遵循天之道,道家有無并無多大區(qū)別。但是在我看來大有不同。道家無為、無不為,若是道家斷了傳承,誰又來接替道家的角色,在自然中順勢而為?”
長恒真人聽到此處,也嘆了一聲。
誠然,道家雖然講究順應(yīng)自然,道家興,是順應(yīng)自然;道家亡,也是順應(yīng)自然。以長遠來看,道家興、亡,都是順應(yīng)自然。但是,相對而言,道家昌,教化人們順應(yīng)自然,便可以少走許多彎路,避免諸多不必要的犧牲,自然要比道家滅要強上百倍千倍。
長陽真人繼續(xù)道:“所以,我做的許多事,師兄弟們雖然都看不過去,只是念在師兄弟情分,沒有過多職責(zé),我都銘記于心,承大家的情。但愿,以我罪惡之身,能換來道家長存,讓道家遵循這天地自然,護佑萬代生靈。”
自從接任道家掌教以來,長陽真人從未向他人吐露心聲,與師兄弟之間談話也從未如此動情。說完這番話,長陽真人竟微微有些激動。
長恒真人嘆了一聲,道:“說起來,這些年難為師弟了。”
長陽真人道:“說了這么多,并非是想向師兄邀功。只是現(xiàn)如今,道家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為了道家傳承,為了天地大道,我們必然要做一些不得已之事。屆時,還請師兄支持于我。”
長恒真人道:“為兄到了這把年紀,早已看開了一切,只要利于道家,利于天下,為兄替你背下所有罪名,又能如何?”頓了頓,道:“待會為兄去向長真說項,此事就由為兄出面好了。”
長陽真人嘆了一聲,向長恒真人拜道:“難為師兄了。”
長恒真人道:“都是為了大道,是難為長真才是。”
二人又議一番當前局勢,正要分頭行事時,長陽真人忽道:“師兄,剛才密訊中說到,肖逸也跟著墨家弟子一起回到山中。師兄此間事了,可到道場找他。”他知道長恒真人與肖逸情誼匪淺,固特意告知。
長恒真人聞言,立時高興道:“肖逸回來了!總算聽到一件喜事。”頓了頓,忽然盯著長陽真人,道:“師弟可還在意那通天劍嗎?”言下之意,自然是說闡、截之爭。
長陽真人搖了搖頭,道:“儒家有一句話,兄弟鬩于墻,共辱于外。他這時回來,我也十分歡喜。”
長恒真人捋須微笑道:“有了這柄通天劍,或許我道家就能轉(zhuǎn)危為安了。”
長陽真人不知長恒真人為何對肖逸如此看重,但此時也無心多談肖逸之事,只是微微一笑,并未接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