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廳之中,再無聲息,安靜非常。
然而,在肖逸耳中,卻并非現實這般安靜。這時,他不僅聽到了中樞之山上,包括漢族子弟的嘈雜聲,而且還清晰地聽到了鳥獸魚蟲的各種鳴叫聲。
各種聲音摻雜在一起,卻并不覺得吵,而且清晰可辨。
再遠處,中樞之山外面的世界也清晰地出現在腦海中。各種景象、聲音,都如此清晰,好似自己親臨跟前一般。
肖逸輕輕地閉上眼睛,然后再緩緩地睜開。只覺得眼前的天地是如此清晰,如此新奇。過去,他是跳出天地之外看世界,盡管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天地的變化,但終究是置身事外,沒有融入自然之中。
而如今,仿佛自己就屬于天地的一部分,天地的美妙也好,黑暗也罷,安靜也好,嘈雜也罷,都是真真切切的感觸,而且沒有一絲憎惡,或者歡喜,因為天地即是自己,自己即為自然。
“這才是真正的自然。”肖逸暗自欣慰道。
對道家而言,修道境界有四重,本我、忘我、反我、真我。體悟自然之境,也與之類似,先前自己所謂的自然之境,充其量也就與反我之境相當而已。此刻,將自身融入自然,才真正體會到真自然之境。
但其實,如同本我一般,我本是我,但是無法真正的認識自我,只有通過忘我、反我之后,才能全面地重新認識自我,令自身達到一個質的飛越。
而修習自然也是一樣,人本來就處在自然之中,可以感受自然的一切,但是由于境界不到,體悟不夠,無法感受真正的自然……
但是,說到底,我仍舊是我,自然仍舊是自然。若是體悟的深,本我可以直接到真我,本自然也可以直接到真自然。二者之間,并非沒有捷徑。
想到此處,肖逸忽然心頭一動,暗道:“胖師傅一直教誨,要體悟自然,我走了這許多彎路,今日才懂得其真諦,當真慚愧的緊。”
頓時,心中不知該是慶幸,還是難過。原來自己早就遇到了良師,卻因為沒有認真去感悟,只是堅持靠自己去摸索,還一直感嘆沒有良師教導。人世間的事便是如此,良師教導時,總是心存疑竇,或者不能盡信,待大徹大悟時,方知自己已走了許多彎路,浪費了如多時光。
不過幸好,他對胖廚師的教誨始終不曾或忘,雖然走了許多彎路,今日能夠真正體悟自然,胖廚師功不可沒。
“胖師傅既有如此深刻的領悟,那胖師傅的修為絕非表面那般不堪。”肖逸忽然對胖廚師的去向感到十分驚奇,“胖師傅不辭而別的那天夜里,天脈山有金光沖天之異相,難道胖師傅真的得道飛升了?”
得道飛升是修道之人的畢生宏愿,但是千萬年來,得道飛升也只是人云亦云,存在于傳說之中,從不曾有人真正見過仙人。不過,由于肖逸體內有負屃之魂寄居,知道天地間真的有龍神存在,那么得道飛升也就不是子虛烏有之事了。
想到自己可能步胖廚師后塵,得道飛升,肖逸心中難免產生一絲火熱。但是,他體悟到真自然之后,內心清靜無為,神明清朗,倒不至于被欲望左右思緒,只是呼吸吐納一次,便又心平氣和,回歸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