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取道家而代者只是覬覦雍州之地,對道家并無深仇大恨。諸事被長清道者挑明之后,竟令其難以啟齒了。
一時間,無人反駁,全場鴉雀無聲,靜謐非常。
數息之后,但見眾人神情漸蘇,隱有蠢蠢欲動之勢。
肖逸忙遁入天人之境,仔細感受現場變化。
肖逸的天人之境已達到察之入微的境地,可通過人之氣息變化來判斷人之動向。
果然,剛入天人之境,就察覺到場內暗流涌動,欲行不軌者竟不在少數。仔細辨別發現,除了多人向農家望去之外,還有一些人向兵家方向看去。
剛才肖逸已注意到了農家,對農家好不意外,但是突然冒出一個兵家來,卻著實令肖逸吃了一驚。
往兵家方向望去,只見今日兵家高臺上竟有十人之多,已然趕超了九大門派之眾。其為首之人,乃是一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男子,一臉陰鷙之氣,目光深邃,透著寒意,一看便是心機深沉之輩。
前幾日,肖逸也已曾留意此人,但由于當時沉迷于道論之中,如饑似渴,精神多少有些恍惚,心無防備,也未多想。此時看來,方覺此人大有問題。
此時,其四周那些名不經傳的小流派紛紛投來詢問目光,顯然是等著那陰鷙男子發號施令。
但見那陰鷙男子微微頷了下首,肖逸登時感覺到眾人氣息加快,便欲發難。
眼看聲討大會就要開啟,肖逸當即往前一戰,沖著農家方向,說道:“道家已表明主張,下面該由農家辯道,不知姜族長有何高見?”
肖逸在說話之時,已然運用了道力,再輔以天人之境影響,極為震人心魄。
眾人剛剛集起的勁頭頓被打散,不由得一滯,皆有一種話到嘴邊又被迫吞回腹中之感,好生難耐。
肖逸將百姓注意力引到農家一方,眾目睽睽之下,那姜魁只得答道:“(下)陰界之人屢次開啟陰陽井,害我農家弟子無數,于公于私,都當饒不得此人。我農家主殺!”
“農家主殺!”其聲剛落,竟有眾聲齊鳴附和,聲勢甚大,足見農家對(下)陰界之痛恨。
農家既已表明主張,眾人再想挑道家之刺,就不再合時宜。但見機會已失,眾人只得搖頭嘆息,暫且作罷。
那陰鷙男子卻神色不動分毫,好像什么事都沒發生一般。
肖逸見狀,知其有備而來,絕不會善罷甘休,不禁憂慮道:“看其神色,大有勢在必得之意,不知這兵家欲如何壓制道家,若只是憑借這些烏合之眾,未免也太小看道家了。”當即放眼全場,欲尋出兵家的依仗來。
經過剛才眾人神情的變化,肖逸已基本斷定,欲謀雍州之地者,應以兵家為首。農家雖也有覬覦之心,但是其主要目標還是鬼家無疑。是以,道家當前應首先提防兵家才是。
但是,肖逸環視一周之后,卻并未發現其他可疑之處,不禁眉頭緊蹙,暗自呢喃道:“兵家到底有何置道家于死地殺手锏呢?”
他知道,以兵家“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之念,既然敢向道家挑戰,就必然有取勝把握。此時,自己發現不了對方的依仗所在,這才是最為可怕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