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我是第一次看到金屬棺材,按理說古代的人想要制作棺材一般都會先選料,比較好的棺木當然是金絲楠,再有就是一些其他名貴的木料。
當然了,也有極少數用檀木做棺材的,但那是極少數的,畢竟檀木的價格不管是從古代還是現在,都是非常高的。如果沒有一定的財力,基本上不可能,就算是皇帝都不太可能用檀木做棺材。
并且古代的棺木制作也有一定的講究,這些規定從西周時期就基本上定下來了,當然了,對于死人躺在什么樣的棺木里也是有一定身份講究的,但并不算過于嚴格,也有一些人會使用逾制棺木,但只要官家不查,也沒有人追究。
而且我也見過一些其他材料的棺槨,比如說石棺等,但大多數的棺材還是以木質為主。雖說有很多小說都有金屬棺材的描寫,但實際上并不算多見。
首先一個就是古代人都很迷信,而有些風水神話學說里都說金屬不透陰陽,如果貿然打造一個金屬棺材,人的靈魂就會脫離不了身體,那樣也就不能投胎轉世。
而木材則代表了生機,所以想要及時的投胎轉世,一定要用木質的棺槨才算是孝子賢孫。
我雖然對這個金屬材質的棺槨有些好奇,但還是暫時取消了打算,我讓孫璐暫時先別去管那些東西,一定要先將這座門口清理出來。一定要做到暢通無阻了才行。
孫璐點點頭,我這才走到那些擺放著硬弓弩后面,仔細的看著這些東西。
經過研究發現。這些弓弩其實跟現在的qiangzhi有些類似,都是由一種類似于扳機之類的設計,然后將這些弓弩用三根上好的鋼材固定在地上,然后用一根不知道什么材質的繩子套住扳機,再將繩子栓到大門的一根連接軸上。
只要推動大門,這些弓弩就會一齊攢射,當然了。這些繩子有長有短,所以才會在規定的距離射出去。這也是為了保證這些弩箭箭無虛發。
我拿出洛陽鏟,這只洛陽鏟不知道用了多長時間,它的邊緣已經被磨得非常鋒利了,而且是精鋼打造的。就算是打在石頭上也不見得能夠卷刃。
我用洛陽鏟輕輕在勾著弓弩的繩子上割了幾下,卻發現鋒利的洛陽鏟居然不能將這些繩子割斷,感覺有點意外。
但這些繩子摸上去倒是很柔軟,根本不像是一般的麻繩那么簡單。我隨即將這些細繩全都解開,然后將這些細繩全都纏起來放好,這種繩子我還是第一次見,所以想要拿出去之后好好研究一下,畢竟這么堅韌的繩子還是有很多用處的。
時間很快,我們幾個人將這些擺放在大門口密密麻麻的弓弩全部都清理完畢。然后放在了外面的甬道里,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證我們的安全。
等清理完這里的一切之后,我才長出了口氣道:“現在可以好好的看看這里面到底有啥東西了。不過大家還是小心一點。”我說著話,這才用手電筒四處查看,進來的這么長時間,我還是第一次這么仔細的觀察這個山洞。
這個山洞大概有一千平米左右,看上去很大,而且周圍的一些巖壁上都有火把。從這點上看,這里應該不是古墓。而是一處儲存東西的地方。
而且這里空氣干燥,跟外面shi潤的空氣有著很大的不同,這也表示這里非常適合存放東西。
我走到其中一個火把面前看了看,就見上面這些火把還沒有燃盡,有不少的余料,只不過經過長年累月的干燥氣候,早已經干的非常干燥了,而且這里不太適宜使用明火,所以我也沒有必要將這些火把點燃了。
這里大大小小差不多有上百口箱子,這些箱子的木料也是各有千秋,有名貴的,也有普通的,當然了,由于里面氣候干燥,有些箱子已經干裂,畢竟這里跟那些千年古墓不同,由于幾百年的時間,所以這些箱子倒是還沒有散架,可見當時工匠制作的水平也是很高的。
而就在我們面前對著大門的地方,還有兩個深不見底的小山洞,黑乎乎的沒有一點空氣流動,不知道里面有什么。
擺在這么多箱子正中間,也是最顯眼的地方,就擺放著那口巨大的金屬棺槨。
我對于其他的東西倒是沒怎么感興趣,畢竟那些東西里面就算不是金銀也應該是珠寶了,但是我對于這口巨大的金屬棺材確實非常有興趣。
要知道,這金屬棺槨可是很少見的,而且根據我的觀察,這個甬道和山洞根本就不應該是一個墓葬,不管是規格和風水還有各種地方來看,幾乎都可以斷定這里并不是墓葬,而這里偏偏就出現了一個棺槨,這不是令人有點匪夷所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