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古墓
時間很快到了1978年,我出生了,爺爺給我取名叫張澤陽,此時我父親是市二醫院的心臟外科主任,母親是醫院里的婦產科主任,我們家過的還算是幸福,畢竟父母有令人羨慕的職業
我曾經的理想是當一名航天員,能夠遨游宇宙,但逐漸的長大之后才慢慢發現我的理想距離生活有多大的差距,當然,并不是我學習成績不好,相反,我的學習成績一直很不錯,但是其中發生了很多事情,甚至有爺爺奶奶的影響,所以最后我選擇了考古學。
爺爺奶奶在我印象中一直都是很普通的農村人,白天務農,晚上會跟許多老頭老太太門聚在路邊樹蔭下聊天說笑,而且爺爺在村子里威望一直很高,只是年輕的我并不太明白為什么看似普通的爺爺會有那么高的威望。
爺爺叫張寶昌,似乎跟一名導演的名字相似,但實際上就是一名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老頭,個子有一米八,直到去世的時候腰身都那么挺拔,絲毫沒有一些老人的駝背現象。
當然了,爺爺經歷過那個貧困積弱,軍閥混戰的年代,后來聽奶奶說爺爺年輕的時候當過兵,而且還當過營長。
我小時候由于父母忙,沒有時間管我,所以就放在了鄉下爺爺奶奶家里,爺爺和奶奶住的村子和我家距離并不遠,騎自行車也就是二十分鐘左右就到了。
記得小時候爺爺奶奶對我嬌慣的很,只要是有什么好吃的好玩兒的第一個就會想到我,畢竟他們老兩口只有我這一個親孫子,而我也絲毫不懂得客氣。
那個時候物資匱乏,并不像現在這樣想要什么東西都可以用錢買到,甚至買肉都要憑著手里的肉票才可以買到,不過幸好在農村,爺爺奶奶自己養豬,自己種菜,所以小時候的日子過得還是很幸福的。
記得小時候每次睡覺的時候奶奶總會給我講一些離奇的鬼怪故事,在我幼小的心靈里惶惶不安當然,我也就是在哪個時候接觸到古墓這種即像是傳說又好像真實的東西。
對于大多數人而言,古墓里那些金銀財寶對人有很大的占有欲,但卻對古墓這種離奇而又神秘的地方充滿著好奇與恐懼,所以很多人并不敢有太多的涉及。
其實考古對于普通人來說肯定是一個既刺激又神秘的行業,但了解這行的人卻知道,考古,尤其是古墓的發掘卻極為枯燥,畢竟考古是為了學術以及保護為主,并不像那些盜墓賊一樣大刀闊斧的進行偷盜甚至毀壞,所以一些認為考古很刺激的人可能要失望了
不過畢竟考古中還是會遇到一些稀奇古怪用科學無法解釋的東西,所以我就將那些東西寫出來讓大家娛樂一下,至于一些學術上的東西就不寫了,畢竟寫東西只是為了娛樂,而不是為了學術爭論,所以讀者就不用再學術上糾正一些硬性問題了,純屬娛樂而已。
82年我在村子里的小學就讀,吃住都在爺爺家,那時候的小學有些破舊,不只是我,父親也是從那所小學畢業然后考上大學的。
記得小學是一塊兒面積挺大的地方,七八座比較大的瓦房,瓦房的一些地方用隔斷墻隔開,有教室和辦公室,當然,還有一些盛放雜具的房間。
那時候的學校根本沒有操場,下課之后做操也是在大院里,學校有圍墻,圍墻的北面有住戶,跟學校僅僅一墻之隔,西面有一條路,路的對過就是爺爺家,放學走路最多兩分鐘我就能回家
南面,也就是學校門口同樣是一條路,路的對面就是村子里的醫務室,兩旁也同樣有不少鄉親的家,唯獨東面是一個大坑,坑的落差并不大,也就有兩米左右,但面積很大,足有七八十畝,正中間是一個巨大的土丘,這個土丘占地面積至少有四五畝地,再朝東大概五百米左右才有一排排的房子。
我問過爺爺,為什么那個大坑中間那么大的土丘沒人管,爺爺當時回答說村子里有很多地,那塊兒地方種啥都不長,所以村子里的人認為是一塊兒不祥的地方,所以并沒有人在哪兒蓋房子
但我發現那個大土丘的周圍有很多的墳,一般村子里有人去世了都會把人埋在哪兒,所以時間長了那塊兒地方就成了一個亂葬崗一般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