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奶茶店門口的輿論風暴愈演愈烈。
云城老饕等博主的爆料帖持續發酵,“蜜雪傾城”“黑心原料”“食品安全”等詞條牢牢占據本地熱點。
關琳執行陳宇的策略極其到位,青春記憶店門口那塊醒目的展板,清晰地展示著工商局的暫停營業接受調查通知書,以及厚厚一疊供應商資質證明和質檢報告復印件。
另一邊,“暖冬小確幸·共渡時艱”的點心派送活動每天都在進行,店員們熱情真誠地將熱乎乎的姜汁撞奶發放給環衛工人和快遞小哥等,獲得一眾好評。
這份在逆境中傳遞出的善意,與對面蜜雪傾城形成鮮明的對比,青春記憶的受害者和良心的形象深入人心。
雖然店門依舊貼著封條,但無形的口碑卻在悄悄回流,甚至比之前更盛。
與此同時,劉強那邊的日子卻如坐針氈,如今洶涌的負面輿論更是讓他焦頭爛額。
他試圖花錢撤熱搜,請水軍洗地,但云城老饕等博主態度強硬,證據確鑿,水軍的言論很快被憤怒的真實消費者淹沒。
店里的客流量斷崖式下跌,偶爾有幾個不知情的顧客走近,看到門可羅雀的冷清和對青春記憶門口那溫馨派送場景,也大多猶-豫著離開了。
陳宇大部分時間都耗在奶茶店附近或家里遠程指揮關琳,密切關注著線上線下的動向。
他抽空去了一趟云裳,蘇晴匯報了近期的情況,受到整體經濟環境影響和開業初期知名度限制,營業額增長緩慢,但庫存周轉還算健康,尤其是一些設計獨特的基本款,反響不錯。
陳宇看著店內優雅簡潔的陳列,心思卻不由自主地飄到林郁雪身上。
他和林郁雪在學校里恢復了補習的互動模式,但彼此之間似乎隔了一層無形的墻。
林郁雪依舊會給他錯題本,會指出他作業中的錯誤,只是態度更加客氣疏離了幾分。
陳宇給她帶熱飲或水果,她也只是低聲道謝,不再有之前那種微妙的別扭和親近。
陳宇能感覺到她在刻意地保持距離,這種距離感讓他心里有些堵,卻又不知該如何打破。
他明白,那天他展露出的產業,無形中在她心里劃下了一道鴻溝。
中午放學,陳宇因為要去云裳處理點事情,沒有和林郁雪一起回家。
路過學校后面那條僻靜的小巷時,他無意間瞥見一個熟悉的身影坐在角落廢棄的石階上。
是林郁雪。
她背對著巷口,微微低著頭,手里拿著一個塑料袋,正小口地啃著什么。
陽光灑在她單薄的校服外套上,勾勒出她過于清瘦的肩線。
陳宇腳步頓住,悄無聲息地走近了幾步。
看清她手里的東西時,陳宇的心猛地一疼。
她手上的,是沒有任何餡料的白面饅頭。
她啃得很慢,很用力,不時拿起旁邊一個舊保溫杯喝一口水,艱難地往下咽,腳邊放著她那個洗得發白的帆布書包。
一股難以言喻的酸楚瞬間沖上陳宇的心頭,他給她的那張銀行卡,里面存著他從奶茶店賬戶轉出的錢,足夠她衣食無憂度過高三的生活費!
她竟然在這里啃冷饅頭?!
他大步走過去,腳步聲驚動了林郁雪。
她猛地抬起頭,看到陳宇,臉上瞬間閃過一絲驚慌和窘迫,下意識地想把手里的饅頭藏到身后,動作僵硬而狼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