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過得如流水,很快便到五月初五,楊盈回京的日子。
太后鑾駕從青陽關(guān)天承寺出發(fā),繞到京城正南方的永定門,再由永定門一路向北經(jīng)正陽門進皇城,三十二人抬駕的鑾儀衛(wèi)浩浩蕩蕩鋪滿半條街。
鑾駕上,墜了幾百顆珠子的九龍九鳳騰云冠高高頂在頭上,楊盈紋絲不動端坐其中。
二十幾年前,也是這樣的陣仗,她作為中宮皇后被迎進皇城。
五年前,她素衣落髻乘一輛小馬車去往漠風(fēng)。
如今再回來,她透過窗簾縫隙往外看,長街依舊,故人不再。
百姓許久沒見過這樣的陣仗,紛紛擠上街圍觀,梨花和阿香、秋水仙也休假一日出門湊熱鬧。
阿香啃著蘋果問:“不知道仁德太后長什么樣子,跟咱們一樣兩個眼睛一個鼻子吧。
”秋水仙用手絹捂嘴笑道:“反正不會是三頭六臂。
”梨花踮腳四處看,人潮涌動,茶肆酒鋪林立,男女老少吃喝玩鬧,其中不乏揮金如土的達官顯貴。
她看了半天感嘆一句:“到底還是皇城根兒下的人有錢,要是他們都來還春堂消費,咱們豈不是賺發(fā)了?”阿香懵懵回頭看她:“現(xiàn)在每天賺十幾兩已是我不敢想的了,還能奢望更多人來?”還春堂在城南,周圍住的都是賣力氣的人家,大家都混個溫飽,沒哪家做得了大生意,還春堂已是其中佼佼者。
梨花望著鑾駕癡癡道:“酒香也怕巷子深,現(xiàn)在缺的是名氣,要是宮中貴人也用我們的芙蓉膏就好了。
”鑾駕被抬進午門,號角聲響徹整個皇城,百官朝拜。
曾經(jīng)站在丹陛之上睥睨整個皇城的李瀟,現(xiàn)在眼睜睜看著另一個人走上來,一步一步與她并肩。
朱紅大袖之下,一雙秀拳快攥碎了,面上卻要裝的云淡風(fēng)輕。
皇帝寧洵坐在金鑾殿上,這是他第一次獨自坐在此處,摸著金漆雕龍的寶座,一股暢然從xiong腔劃過。
小太監(jiān)進來提醒吉時已到,寧洵扶一扶皇冠,深吸一口氣出去。
一應(yīng)儀式禮部已經(jīng)安排好,祭天大典,正式朝會,百官拜謁,夜宴。
太和殿燈火熠熠,官員觥籌交錯,楊盈坐在皇帝身側(cè)有些恍惚,一會兒好像看見先帝和哥哥,一會兒又看見謝謙。
“哥哥”走上前拜見:“仁德太后千歲。
”楊盈才清醒,說話的是楊貞。
楊貞奉命去青陽關(guān)處理難民的事,錯過楊盈的回歸儀式,方才才趕回來。
五年未見,曾經(jīng)驕傲自負的侄子變得成熟穩(wěn)重,經(jīng)歷過什么自不必說。
看見楊貞,她終于笑了,走上前撫去楊貞肩上風(fēng)塵,“你辛苦了,落座吧”楊貞拱手行禮,“臣職責所在。
”他并未歸席,而是直接向皇帝匯報:“遼東大旱,百姓生活難以為繼,當?shù)靥仉[瞞不報,百姓被迫逃亡至京城。
”遼東太守是李瀟母家人,席下百官紛紛看向楊貞,心道他為姑母出氣,一來便將矛頭對準李瀟。
李瀟壓住心中怒火問道:“怎的這么巧,這些難民就被仁德太后救了?”楊盈被歹人襲擊的事人盡皆知,但如何逃脫并不清楚,只聽說是被禮部侍郎蔡嘉銘和宣威將軍趙世成尋到,后又在天承寺救濟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