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敲打著收購點的帆布棚,蘇晴正用竹篩晾曬新收的五味子,紫紅色的果實沾著水珠,在油燈下像一串串瑪瑙。王小二蹲在角落里擺弄半自動步槍,槍身被他擦得锃亮,倒映著他專注的臉——這是系統升級后解鎖的“武器保養”功能帶來的效果,據說能讓槍械使用壽命延長一倍。
“小二哥,你看這五味子的品相咋樣?”蘇晴舉起一串飽滿的果實,指尖被汁水染成了紫紅色。她最近總愛問王小二的意見,連趙曉燕都打趣說她快成“王小二的跟屁蟲”了。
王小二剛要回話,系統面板突然彈出刺目的藍光:檢測到宿主團隊協作達標,系統等級提升至
lv3!緊接著,一連串新功能滾動出現:【解鎖“環境掃描”技能,可探測半徑
500米內的異常熱源與金屬反應;空間新增“恒溫培育艙”,可加速藥材生長;獎勵“高級陷阱圖譜”一套】。
“這是……升級了?”王小二驚訝得睜大眼睛,試著激活“環境掃描”。眼前瞬間浮現出淡藍色的網格,收購點周圍的熱源清晰可見:趙曉燕在倉庫算賬的身影、趙衛東在棚外劈柴的輪廓,甚至連墻角躲著的三只老鼠都標得清清楚楚。
最令他感到驚奇不已的,莫過于那神奇的“恒溫培育艙”。他滿懷期待地將一粒珍貴的人參種子輕輕投放其中,不過轉瞬間,一抹嫩綠便悄悄探出頭來,那嫩芽竟已躥出了寸許之長。系統適時響起提示音,告知他生長速度竟奇跡般地提升了十倍之多,更令人稱奇的是,艙內的土壤濕度與養分皆可隨心所欲地調控。
蘇晴聞聲湊近,目睹這一幕,不禁瞠目結舌,驚嘆連連:“倘若我們能用它來培育幼苗,那咱們的藥材基地,豈不是能瞬間擴大好幾倍的規模!”她的語氣中滿是興奮與憧憬,仿佛已經預見到了那片郁郁蔥蔥、生機勃勃的藥田。
趙曉燕抱著賬本跑進來,辮子上還沾著片銀杏葉:“小二哥,縣藥材加工廠說要提前收一批天麻,但是給的價壓了一成,說是……說是有人舉報咱們的天麻農藥殘留超標。”她把賬本拍在桌上,氣鼓鼓地說,“肯定是周老板干的!自從上次被揭穿,他就沒安好心。”
王小二眉頭一皺,啟動環境掃描往鄰鄉方向探去。500米外的周家藥材鋪里,果然有個熟悉的熱源——周老板正和個穿白大褂的男人說話,桌上擺著瓶標著“敵敵畏”的農藥。
“他想栽贓咱們。”王小二冷笑一聲,把掃描到的畫面投影在墻上(這是新解鎖的共享功能),“你看,他買了農藥,怕是想往咱們的藥材里摻。”
趙衛東抄起砍刀就往外走:“我去掀了他的鋪子!”
“別沖動。”王小二拉住他,指了指培育艙里的天麻幼苗,“咱們用培育艙種批無農藥的天麻,讓縣檢測站的人來驗,到時候看他還有啥話說。”他轉向蘇晴,“你懂檢測方法不?”
蘇晴點頭:“我爹的藥書里有記載,用銀針刺天麻,有農藥的會變色。”她眼睛亮晶晶的,“咱們現在就種,三天就能長成,正好趕在交貨前驗明正身。”
接下來的三日,四位守護者如同輪值的星辰,不離不棄地照料著那承載著希望的培育艙。王小二以其細膩的手法,精心調控著艙內的溫濕度,仿佛是在編織一場關于生長的溫柔夢境;蘇晴,則是那位賦予大地生命力的魔法師,她以靈巧的雙手調配著有機肥料,每一粒肥料的落下,都是對豐收的虔誠祈愿。趙曉燕,作為信息的橋梁,頻繁地與檢測站溝通,確保每一步進展都精準無誤,她的每一次通話,都像是為這靜默的等待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而趙衛東,這位沉默的守衛者,以其獨有的智慧,在收購點的四周悄然布下了依據最新圖譜設計的觸發式網兜陷阱。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網兜,如同夜色中的潛伏者,靜候著不速之客的到來。
終于,第三日的晨曦初破,培育艙內迎來了豐收的奇跡——二十斤天麻,顆顆飽滿,仿佛是大自然最誠摯的饋贈。就在這收獲的前夕,周老板帶著兩名隨從,如同幽靈般悄然接近收購點,手中緊握的裝農藥噴壺,在晨光下閃爍著不祥的光芒。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趙衛東的手指輕輕按下了機關,只聽“嘩啦”一聲,一張無形的網瞬間張開,將三人牢牢束縛。那網兜,如同精準捕捉獵物的獵手,不動聲色間完成了它的使命,將這突如其來的威脅,悄然化解于無形之中。
“人贓并獲!”王小二讓人叫來公社干部,指著噴壺里的農藥,“周老板,你還有啥話說?”
周老板臉都白了,嘴里卻還硬撐:“我……我是來提醒你們防蟲的!”
這時候,縣檢測站的人正好趕到。他們當場化驗了培育艙里的天麻,又驗了周老板的農藥,結果一目了然。檢測員在報告上寫下“純天然無農藥殘留”時,周老板的臉徹底垮了。
公社的干部對周老板施以了二百元的罰款,更令他顏面掃地的是,必須在全鄉的廣播中公開認錯。望著周老板那落魄離去的身影,趙曉燕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輕聲道:“這下子,他該學乖了,不敢再輕易生事。”
然而,王小二的目光卻穿越了眼前的景象,投向了鄰鄉那模糊的地平線。在他的環境感知中,周老板的熱源正緩緩向縣城方向移動,而且,旁邊還多了一個未曾謀面的新熱源——體型魁梧,腰間赫然掛著一把槍。王小二心頭莫名地籠上了一層陰霾,一種不祥的預感悄然升起。這懲罰,似乎并非故事的終結,而是另一場風暴來臨的前兆。
系統突然提示【檢測到潛在威脅,危險等級:中】。王小二握緊半自動步槍,槍身的涼意透過掌心傳來,讓他清醒地意識到,隨著商路越來越寬,盯著他們的眼睛也越來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