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真是大手筆啊,三十兩,跟那通緝犯差不多了。”
“嗐!畢竟是小外孫,張家又不是什么小門小戶,聽說這林家也是挺有錢的,這小外孫丟了找不回來,兩家怕是要結(jié)怨了。”
“可不是,不過這通緝犯我們不敢惹,但是找找人還是可以的。這個可得仔細(xì)記好了。”
“說得在理啊。”
林筠初聽著也覺得在理,找人,有難度,但不危險,要是運氣好,還能搭上張家的關(guān)系,以后要是真有什么,人家說不定一句話就給解決了,穩(wěn)賺不賠啊。
轉(zhuǎn)頭見葉新夏也看得認(rèn)真,林筠初不由調(diào)侃道:“你也想找找張家小外孫?”
“倒也不必特意花時間去找,先記著,說不定哪天踩了狗屎運,就撞上了呢。送上門的銀子哪有不要的道理。”
葉新夏笑著說,看起來是想要這個賞錢的,但是呢,又不是特別想要的樣子。
“也是。”
這邊眾人議論紛紛,張家也不平靜。
老太太坐在主位上對著被緊急叫回來的兒子張山海一頓催促。
張山海頭都大了,啟示已經(jīng)叫人貼了出去,衙門的人他一個小小的戶籍登記管事可使喚不動人,再說,這小外甥是留了信的,不是被人綁走的,不在衙門處理的范圍內(nèi),面子再大也不能耽擱別人的正事不是?
被搶
林景揚死皮賴臉、好不容易跟自家長輩求得兩個月的假期,不用上學(xué),輕車簡從從歷洲來到歷先鎮(zhèn)外婆家,打算好好玩上一番。
張家人怕他出事兒也沒讓下人帶他走遠(yuǎn),在歷先鎮(zhèn)瘋跑了大半個月,把鎮(zhèn)上跑了個透,實在沒地兒玩耍了,想著舅舅就在衙門做事,攙著舅舅講衙門里的故事。
不講不知道,一講,林景揚的心思就開始活絡(luò)了起來。
人販子一案,外頭雖有傳言,但總歸是經(jīng)過添油加醋的,不夠真切。
張山海是內(nèi)部人員,說起這件事就是實話實說,反而真實許多。
林景揚一聽,那顆俠義之心就止不住怦怦跳了。
他從小就特別崇拜那些行俠仗義的人,也特別喜歡聽這樣的故事,想著自己終有一天也會和這些俠士一樣,蕩盡人間不平事。
在歷洲,家中管得嚴(yán),他知道不少俠義之士的英雄事跡,但是從來沒見過真人。
現(xiàn)在沒人能管得住他,林筠初和祁方這兩個人,他是認(rèn)定了。
林景揚聽完舅舅講的故事時候,當(dāng)晚,小腦袋一晃,留了一封信,叫外婆舅舅表哥表嫂不要擔(dān)心,第二天一早就沒了蹤跡,完全沒想過外家長輩見到這封信之后會有多著急。
林景揚沒去過榕樹村,也沒經(jīng)歷過什么事,全憑一時沖動,抓了個路人問了路,就朝榕樹村出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