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院門前,院試前十名的文章都被貼了出來,眾人頓時圍了上去。
貼出來的是‘墨卷’,所有人目光都放在了上,光是看這字體,便讓不少考生汗顏。
雖然大家都是寫的臺閣體,但莫名的就是覺得這李鈺的字比他們寫得好。
看著就賞心悅目,當然光是字寫得漂亮,還不足以得案首,需要文章比他們強才行。
這一看文章,站在前面的士子不說話了。
李鈺的文章不論是破題,承題,都超出了他們的想象,就算他們想要雞蛋里挑骨頭,似乎也挑不出來。
再看好到一定的程度,還是能一眼就看出來區別。
特別是通篇讀完后,讓眾士子覺得李鈺的文風和學政大人幾乎如出一轍。
不說一模一樣,但也有八九分相似,在場的士子都知道模仿主考官的文風是很重要的。
他們也都模仿,如果說他們只是學去了林修遠的一兩分精髓,那么李鈺就是掌握了八九分精髓。
這要下多大的功夫,讀學政大人多少篇文章,才能有這樣的水平。
而且光是模仿還不夠,還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不能丟了自己的風骨。
一句話總結,像又不能太像。
林修遠見眾士子安靜下來,知道都被李鈺的文章鎮住了,摸了摸胡須,開口道:“如何?”
這話是問馬致遠,畢竟是他要求貼文章出來。
馬致遠臉憋得通紅,他也以為這次院試又有黑幕,為了這次院試,他可是在家苦讀了一年。
自認寫出來的文章,不會比誰差,結果又是到底好到了什么程度。
這一看,頓時紛紛佩服。
“好文章!真是好文章啊!破題如刀,立意如山,我服了!”
“字字珠璣!句句箴言!此等文章,確實該得案首!”
“李鈺才10歲,竟能寫出如此錦繡文章,了不得!”
王思誠此時也滿臉的慚愧,原來李鈺真的比他強了這么多。
望川縣的童生則是興奮不已。
“早給你們說了李鈺是咱們縣的神童,你們還不相信,現在相信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