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是官宦人家,有農莊田地鋪子,家中又有做官的,體體面面,沒必要再出一個商戶女,拉低了整個侯府的圈層,讓人笑話。
這是長子對老夫人說的話。
他并不贊同姚青凌出去做生意。
“……二弟是明威將軍,被百姓愛戴。他的女兒做生意,整日算計那幾個銅錢,像什么話。連我都要被百姓們罵,是不是我苛待她了,逼得她要出去討生活。”
“再者,我與三弟都在官場為官,可以收孝敬錢,又尊貴又舒服,這不比她出去拋頭露臉強?”
忠勇侯如今仍在上林苑當差。
馬佩貞的父親在寧江府做主簿,對地方官員私下里的勾當門清。
她有一次跟他說,那些官員并不忌諱收受地方官員和商戶們的供養,他還可拿了那些貢品,去給更大的官員,謀取更好的前途。姚青凌做生意,與商戶爭利,屬實拉低了侯府的檔次,叫姑丈被人瞧不起。
老夫人聽長子的話,也覺得比起侯府的體面,錢沒那么重要了。
侯府不止姑娘們要出嫁,男孩子也要走仕途,再談一門好親事,門第和名聲非常重要;姚青凌做生意,眼下只有她夸下的海口,銀子沒見一個,卻把鋪子都賣了,越想就越覺得不對勁。
姚青凌料想老夫人要反復。
有這些人擋著絆著,她若過得順順利利,她們就過不下去了。
青凌雖然生氣,可比起從前的日子,如今這點責罵又算得了什么。
她道:“我是把鋪子賣了。但那些鋪子,盈利少,甚至沒怎么盈利,還要往里面貼錢……”
說來就可笑。
青凌嫁去國公府,馬氏做給人看,是給她是準備不少的嫁妝。
要說那八十八抬箱籠,除去前面幾箱東西是好物,其他也就一般,湊數的。
給她的莊子,那是地薄物少,就養幾個農戶,在那擺弄一下。
十家商鋪,是侯府所有鋪子中的末流。
國公府財大氣粗,德陽大長公主只收了部分商鋪契書,也只是做個樣子。想來早就看穿那些嫁妝虛得很。
姚青凌堅持和離,鬧得陣勢很大,可德陽大長公主只是要留她這個人,跟她的嫁妝毫無關系,她走的時候,那些嫁妝原數奉還,還把展行卓欠她的銀子一并還了。
就沖著德陽大長公主痛快還錢,青凌就不記恨她。
誰跟錢過不去?
就比如眼前的侯夫人,明明愛錢愛得要死,卻還要裝出清高,拐彎抹角的要把那些嫁妝都收回去。
不過,侯府已經落魄到這個境地了嗎?只是幾家不算值錢的商鋪,她聽說賣了,就急成了這樣?
姚青凌沒給侯夫人面子,直接拆穿了,她給她的嫁妝是什么樣。
她猜測,馬氏給她那幾家不值錢的鋪子,是不是還想要國公府的貼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