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用卡車進村,帶來的巨大的震撼。
靠山屯的村民們活了大半輩子,見過最大的官就是公社主任,見過最氣派的車,是偶爾開到鎮上的“伏爾加”。
像這種掛著軍牌,車斗里能坐下一個排戰士的綠色“鋼鐵巨獸”,他們只在電影里見過,那通常是拉著大炮上戰場的。
而現在,四輛這樣的“巨獸”,正整整齊齊地停在他們村的打谷場上。
“我的娘欸,這……這真是來給咱家拉罐頭的?”
一個村民掐了掐自己的大腿,疼得齜牙咧嘴,這才相信自己不是在做夢。
“你瞅瞅那車頭上的紅五星,比咱家過年貼的窗花都亮堂!”
“大山這本事,真是通了天了!”
村民們的議論聲中,充滿了最淳樸的,也是最直接的震撼與驚訝。
他們看王大山的眼神,已經徹底變了。
如果說之前是信服和依賴,現在,則帶上了一絲絲面對未知力量的,小心翼翼的崇拜。
帶隊的少校軍官是個雷厲風行的人。
他沒有耽擱,立刻指揮著手下的戰士們,開始裝車。
一千箱,一萬兩千罐“靠山屯”牌油雞樅,被戰士們小心翼翼地搬上了車廂。
每一個木箱都被仔細地檢查、固定,生怕在幾千公里的長途運輸中出現任何差錯。
王大山也沒閑著,他將這次南下參展的人員,最終定了下來。
他自己,是廠長,是主心骨,必須去。
卡捷琳娜,作為他的精神支柱,也要跟著。
錢東來,作為廠里唯一懂設備、懂技術的“文化人”,是這次參展的技術代表,同樣不可或缺。
至于孫德福和老季,則被他留了下來。
一個負責統籌村里的大小事務,穩定后方。
一個負責繼續擴大生產,保證后續的貨源供應。
“大山,到了那邊,人生地不熟的,萬事都要小心啊。”
臨行前,孫德福拉著王大山的手,絮絮叨叨地囑咐著,眼眶都有些發紅。
他現在看王大山,心里既驕傲,又擔心。
“叔,您放心吧。”
王大山拍了拍他的肩膀,又轉頭看向老季。
“季師傅,家里的生產,就拜托您了。”
“去你的吧!”
老季把煙袋鍋往鞋底上磕了磕,眼睛一瞪,卻掩不住眼底的關切。
“外面那些城里人,心眼子比蜂窩煤都多,你小子機靈點,別讓人給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