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后,壽春城內暗流涌動。袁耀以死相諫阻止稱帝的事,早已傳遍了大街小巷。昔日里對這位袁公子不屑一顧的軍民,如今再提起他,語氣中多了幾分敬畏。
袁耀并未因此懈怠。他每日除了向袁術請安,便是跟著楊弘熟悉政務,從戶籍田畝到軍械糧草,事無巨細,都一一過問。他那超越時代的管理思路,時常讓楊弘驚嘆不已。比如他提出的“戶籍網格化管理”,將壽春城內劃分為若干區域,指定專人負責登記人口流動,極大地提高了治安效率;又如他建議將糧倉的“草木灰防潮法”推廣到各郡縣,短短幾日便收到了各地倉督的稱贊。
這日午后,袁耀正在書房與楊弘核對新修訂的稅法條文,一名侍衛匆匆闖入:“公子,楊從事,主公召您二位即刻前往聚賢堂議事,說是江東有急報傳來!”
“江東?”袁耀心中一動,與楊弘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凝重。
江東,孫策!
兩人不敢耽擱,立刻趕往聚賢堂。
堂內氣氛遠比上次凝重。袁術端坐主位,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手中捏著一封竹簡,指節發白。兩旁的文武個個神色肅穆,紀靈等武將更是按捺不住,記臉怒容。
“父親。”袁耀與楊弘行禮。
袁術抬了抬眼皮,將手中的竹簡扔在案上:“你們自已看吧!”
楊弘連忙撿起竹簡,快速瀏覽一遍,臉色驟變,遞給了袁耀。
竹簡上是廬江太守劉勛發來的急報,言辭急促:孫策已盡起江東之兵,以周瑜為軍師,呂蒙為先鋒,兵鋒直指廬江!聲稱要“討還舊債”,實則欲吞并廬江全境!
袁耀心中了然。歷史上,孫策脫離袁術之后,迅速平定江東,隨即就將矛頭對準了袁術控制的廬江。廬江地處江淮之間,是連接淮南與江東的戰略要地,更是袁術集團重要的兵源和糧草產地,孫策此舉,無疑是釜底抽薪!
“豈有此理!”紀靈猛地一拍案幾,怒吼道,“孫策那黃口小兒,昔日不過是主公帳下一走狗,如今得了江東,竟敢反噬主公!請主公給末將三萬精兵,末將定斬孫策首級,獻于帳下!”
其他武將也紛紛附和:“請主公發兵!教訓那孫策!”
袁術臉色鐵青,看向眾將:“發兵?廬江兵微將寡,劉勛連連告急,你們誰能保證幾日之內擊潰孫策?”
紀靈梗著脖子道:“末將愿立軍令狀!一月之內,必解廬江之圍!”
“一月?”袁耀忽然開口,語氣平靜,“恐怕廬江撐不了一月。”
眾人目光齊刷刷看向他。
袁耀走到堂中,沉聲道:“孫策麾下有周瑜、程普、黃蓋等宿將,又新得呂蒙、蔣欽等新銳,兵鋒正銳。且江東水師天下聞名,廬江臨江,孫策可水陸并進,速戰速決。劉勛雖忠勇,卻非周瑜對手,廬江危在旦夕!”
他頓了頓,看向袁術:“父親,此時若只派紀將軍率軍馳援,一來路途遙遠,二來孫策早有準備,恐難奏效。”
袁術眉頭緊鎖:“那依你之見,該當如何?”他現在對這個兒子,已有了幾分不自覺的依賴。
袁耀目光掃過眾人:“孫策之所以敢攻廬江,一是覬覦廬江富庶,二是料定我軍主力難以迅速馳援。但他也有軟肋——后方不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