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梁并未等待太久,半個時辰后,司宇的書信送到了寧遠關。
點燃最后一把火的“火種”,到了!
李成梁旋即動身,前往寧遠縣城。
路上,李成梁騎馬眺望一路的山水,輕聲問徐川。
“徐川,從司大人來到遼東算起,多少年了?”
徐川想了想,說道:“從先帝在位時司大人便來了,算一算已經有六年。”
六年?
李成梁微微頷首,眸子轉動:“六年時間,我遼東各衛的軍械一年不如一年,軍糧越來越差。”
“司宇、張正沆瀣一氣,遼東官員許多與他們勾結,盤剝各衛兵卒。”
“要不是先帝在位時候,大力經略遼東,底子深厚,我們還能擋住北蠻人嗎?”
徐川聽出李成梁言語中的情緒,有些驚訝。
“大人,您今日是怎么了?為何……為何這般激動?”
李成梁喜怒不形于色,對司宇的不滿再多,李成梁也少有說得這么直白的時候。
李成梁聞言,抬手指著南邊,幽幽道:“本官已經忍了太久,眼睜睜的看著蛀蟲啃噬遼東邊關。”
“當年我家中先祖跟隨太祖皇帝三征遼東,才有如今的遼東。”
“可那群尸位素餐之輩,硬生生要將遼東局勢搞垮掉!”
“本官有時候恨不得提刀,將他們全部殺個干凈!”
李成梁終于說出心里話,心中暢快了不少。
“秦王巡邊,本官手中還有林楓這柄快刀,今天,就是與他們算算總賬的時候!”
徐川聽李成梁吐露心聲,拱手道:“大人憂國憂民,此去一定能借勢,掃除國之蛀蟲,激揚濁清!”
……
寧遠縣城,縣衙。
日落黃昏,寧遠縣城縣衙內的氣氛卻十分詭異。
衙役們來往小心翼翼,連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原因無他,縣衙里來了一位大人物——戶部管糧郎中司宇,當今兵部尚書之子。
以及遼東監察御史張正。
這二位一來,寧遠縣的官員全都戰戰兢兢。
縣衙,會客廳內。
知縣趙勤陪著笑臉,說道:“司大人,張大人,您二位請嘗嘗,上好的碧螺春,去年剛采摘下來的。”
司宇面露倨傲之色,呷一口茶,說道:“趙大人,本官來你這是為了品茶的嗎?林楓還未到縣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