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翠蓮的幫助下,盛安推著滿滿一車東西回到家里。
徐瑾年在夫子那里,家里只有徐成林一個人。
突然聽到兒媳婦和妹妹的聲音,徐成林心里一緊。
回來的這么早,難道是出了什么事?
剛要出聲將妹妹叫進來問一問,徐翠蓮就興沖沖地推門進來,圓圓的臉上笑出深深的褶子:
“二哥,咱們安安真厲害,第一天擺攤生意就火了!你是沒看到那人擠人的場景,一個個恨不得擠進鍋里去!”
“真的?”
徐成林很驚訝,想到兒媳婦的手藝,他又覺得很正常。
“安安做的吃食很好吃,受客人們的歡迎不奇怪。”
徐成林的語氣里透著濃濃的自豪,說出這幾天吃盛安做的飯的感受:
“這孩子做的飯,我一聞到味兒就想吃,這兩天手腳有了些力氣,一時半會兒應該死不了。”
徐翠蓮喜出望外,激動地走上前仔細觀察自家二哥的氣色:
“瞧著是好多了,我聽二哥說了一長串話,沒像之前那樣喘得厲害,看樣子是真要好了!”
徐成林笑呵呵:“都是安安的功勞。”
徐翠蓮聽完,越發覺得盛安這個侄媳婦娶對了,才進門二哥的身體就有所好轉。
盛安拎著沉甸甸的錢袋子進屋,沒有錯過屋里二人對自己的夸夸。
她笑了笑,沒有進去湊熱鬧,將錢袋倒在桌子上,清點今日的總收入。
叮叮當當的聲音響起,徐翠蓮也走出來幫忙一起數。
數完后兩人一合計,一共二百七十六文錢。
扣除豬肉、面粉、柴火等成本,利潤約莫有一百七十文。
“太好了,一個月下來,最少能賺個四五兩銀子,比你公爹在碼頭當管事掙的還多。”
徐翠蓮欣喜不已,完全沒想到賣餛飩這樣的小本生意,賺頭竟然這么大。
盛安倒是不意外。
前世那些賣街頭小吃的,看起來十分不起眼,辛苦兩三年在小城市供套房不成問題。
徐翠蓮想到今早的忙碌,開口對盛安建議道:
“你做的餛飩好吃,以后生意會越來越好,若實在忙不過來,不如讓你奶奶過來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