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今日問到賀蘭瑾頭上,卻是不能推脫的,一來嘉榮已經問過皇帝才來問她,她若不答應便是不識抬舉了。
二來閑著也是閑著,順著嘉榮探探后宮的底細也好。
嘉榮忽而褪去端莊矜持之態,從榻上跳起來轉了幾個圈。
待她察覺到賀蘭瑾還盯著看,忙慌亂間斂起裙擺,腰背挺得筆直,強作鎮定地擺出平日的端莊架子,耳尖還泛著未褪的緋紅。
賀蘭瑾看著不語,這公主是真天真還是裝天真尚不可知。
“殿下如若出宮皆有護衛隨行,為何要如此辛苦習武?”話題聊盡,賀蘭瑾勉強沒話找話。
嘉榮突然從榻上起身,斂了裙擺,端端正正向賀蘭瑾福身行禮:“嘉榮還沒正經向華姐姐道謝。
”賀蘭瑾忙起身扶住她:“公主這是何意?”嘉榮卻攥緊了她的手,言辭多了幾分真心:“三年前北境那場仗,北安侯北安侯戰死沙場,北黎鐵騎趁勢連奪數城,兵鋒直逼燕云嶺。
那時朝中吵了好幾日,那些老臣們皆以年邁為由不肯應戰,滿朝文武竟難得齊心,個個都要主和。
”她聲音低了些,帶著后怕的顫音:“他們逼父皇派一位公主和親,以此來換北境安穩。
”賀蘭瑾蹙眉:“三年前,公主不過十二歲,怎可和親?”“可宮里未出閣公主里,我是年紀最大的。
”嘉榮癟了癟嘴,眼眶微微發紅,“母后抱著我哭了三日,直到北境傳來捷報,說姐姐孤身入敵營,拿回了阿史那的項上人頭,硬生生扭轉了戰局。
”她頓了頓繼續說道:“這三年我日日懸心,總怕北境再生變數,若不是姐姐力挽狂瀾,北安軍銳不可當,今日被迫遠嫁異邦的,只怕便是嘉榮了。
”賀蘭瑾心口一陣鈍痛,有人劫后余生,有人永失至親。
她至今清晰記得,斬殺阿史那的那夜。
她躲在阿史那營帳外的時候,腦子里只有一個念頭——若能手刃仇人,她也愿隨父兄一同去了。
見賀蘭瑾神色悲愴,嘉榮深知提起她傷心處,忙歪著頭說道:“姐姐可知,幾個月前我已及笄。
”見賀蘭瑾凝眸靜視,亦未作聲,便繼續幽幽言道:“我剛剛及笄,本不該過早談及婚嫁,可母后這數月來屢屢向父皇諫言為我擇婿之事。
”言罷,她驀然轉向窗臺,眸光越過紙窗,望著層層宮墻。
聲線透著幾分悵惘:“父皇心疼我,總想著將我多留些時日。
可我又怎會不知母后的心思?這些年邊境局勢瞬息萬變,萬一……
萬一三年前的事情再生,嘉榮只拍避無可避。
”忽的,她轉身莞爾,梨渦輕綻,眼底卻凝著一抹苦澀:“就像北黎那位公主。
”嘉榮的擔心并非空穴來風,這些年,北黎厲兵秣馬,西祈暗蓄鋒芒,就連東海滄溟小國也蠢蠢欲動,三國皆對大靖廣袤膏腴之地、琳瑯奇珍異寶垂涎已久。
宮中如今有五位公主,年長的兩位公主均已經出閣,而四公主五公主又都尚還是幼童。
若真到了以和親換太平的困局,偌大的后宮之中,嘉榮確是皇室權衡之下,這后宮中唯一可作籌碼的公主。
可賀蘭瑾不覺得會如此,且不說大靖近年來厲兵秣馬,精銳之師枕戈待旦,更兼良將賢才輩。
即便局勢真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建寧帝對嘉榮視若掌上明珠,這和親也絕不會落在嘉榮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