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玉非常敏銳地感覺到,御書房里的氣氛一下子變得有些劍拔弩張起來。
但是殿內(nèi)總共也就四個人,且四個人的姿勢都沒有任何的變化,可周圍卻完全沒了方才的和悅之色。
沉玉的目光在殿內(nèi)無聲地游移,最終定格在周文王那雙深不見底的眼眸上。
是眼神!
天子的那雙眼睛,方才還含著三分笑意,此刻卻如同冰封的寒潭,暗流涌動間透著格外凌厲的鋒芒。
沉玉心下一驚,立刻收回視線,卻發(fā)現(xiàn)跪在身邊的宇文煦已經(jīng)緩緩站起了身。
“互市之城?陛下此議,倒是比和親更令人覺得意外!”
宇文煦此刻的聲音也沒了之前的激昂澎湃,反而像是一支懸在彎弓上的箭,一觸即發(fā)。
“吳崢。”周文王輕輕喚了人,“把輿圖拿上來。”
沉玉只見一內(nèi)侍打扮的宮人速速而入,低著頭雙手奉上了一卷羊皮輿圖。
周文王又命他打開此圖展于銅架之上,然后雙指直點(diǎn)兩國交界之地——烏蒙關(guān)。
“新城新治,共享太平,北齊出鐵礦,大周供鹽茶,小殿下以為如何?”
宇文煦盯著輿圖,眸色漸深,似笑非笑道,“陛下好謀算,烏蒙關(guān)乃我北齊咽喉之地,若在此地建城,豈不是將命脈拱手相讓?”
沉玉不懂什么朝堂博弈,但光看那烏蒙關(guān)的位置,也已明白了七、八分。
烏蒙關(guān)地勢險要,正好卡在兩國交界之地,往北就是北齊地域,往南則是大周的南召城。
如此要道,定是兩國兵家必爭之地,可周文王卻提議在此地建互市之城,其用意不言自明。
但是面對宇文煦的犀利追問,大周天子卻神色不改。
“小殿下此言差矣,互市之城,旨在互通有無,共謀繁榮。北齊鐵礦豐富,卻缺鹽茶,而大周盛產(chǎn)鹽茶,卻需鐵礦,此乃雙贏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