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毛熊與鷹醬形成橫跨東西方的兩大陣營。
打打談談,談談打打成為常態。
會議桌上得不到的東西,往往需要通過軍事手段獲取。
戰爭獲勝得到的紅利。
怎么談都丟不了。
同理。
鷹醬看似不遺余力地拉攏華國,先后同意向華國購買大量商品,允許華國和盤古重工,采購一系列來自鷹醬的高端設備和材料。
實則,從未放棄對華國的戒心。
各項交易的背后,全都帶著針對華國的野心。
另一邊的毛熊,作風簡單粗暴。
不屑和你在談判桌上浪費口舌。
堅持軍事力量代表一切。
可如果仔細深究起來。
撬動毛熊的商業利益。
比起直接從鷹醬身上割肉,顯得更加容易。
因此從始至終。
毛熊就沒有所謂的市場經濟。
更不懂什么叫作商業武器。
經過深思熟慮。
陳龍將民品出口的第一步,落到看似和華國劍拔弩張的毛熊陣營。
相較于經濟高度打發的西方。
毛熊和陣營盟友的民用商品市場,完全可以用一塌糊涂來形容。
“董事長,這是我為咱們民用商品走出國門,開具的一份清單,每一樣商品后面,全都附帶了簡介內容?!?/p>
“你先過問,有什么問題可以隨時問我。”
陳龍打開保險柜,取出一份厚厚的文件交給張偉才。
“好家伙,你小子還真從來不打無準備之仗,竟然列出了這么長一串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