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軸不符合標準,重新制造。”
“尺寸不對,必須嚴格按照變速箱數據來,不能通用,效果將會大打折扣。”
“拿著我的批條,去我們集團使用數控加工中心。”
“材料強度勉強湊合,唉……”
隨著陳龍常駐裝甲二所,辦公室每天都會異常的熱鬧。
大大小小的問題接踵而來。
最讓陳龍無語的問題,赫然是零部件標準化。
長期以來。
華國受到毛熊和鷹醬雙重施壓。
缺乏現代化工業設備的大背景下,高級技工成為解決辦法的關鍵一環。
二十年的時間里。
七級工,八級工,彌補了華國全面工業化的諸多問題。
不夸張地說。
華國的第一代戰斗機,正是靠著數以萬計的高級技工敲打出來的。
研發龍-5戰斗機之初,毛熊撤走了大量的專家和設備。
面對著毛熊留下的爛攤子,一大批技工師傅站了出來。
使用木榔頭等工具,將戰斗機研發中的各類零件組合起來。
一次次破解工藝制造難題。
華國能夠成為工業國,擁有較為完善的軍工體系,技工師傅們功不可沒。
與此同時。
高級技工制造的零部件,存在著一個巨大的問題。
無法通用。
甲廠手搓出來的零部件,只能在本廠內部通用。
甚至于。
一號車間的零部件拿到二號車間,一件都不用上。
毛熊教會了華國什么叫作工業化。
卻沒能力教華國如何實現工業標準化。
眼下。
華國豹坦克就面臨著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