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華跪了一會兒,這才嬌弱地開口,“父親、母親的話女兒都聽到了,女兒愿意出嫁,只要能為父親分憂解難,女兒愿意……”
陶正安陰沉的臉終于也有了一絲動容。
瑤華道:“父母養育女兒這么多年,女兒一直不能報答父母一分,現在父親有了難處,女兒愿意為父親分憂。”說著恭恭敬敬地磕了頭,眼淚順著下頜滴在裙擺上。
大太太聽得這話,也忍不住掉下眼淚來,“你先起來,這件事我們慢慢商量。”
陶正安嘆口氣,上前將瑤華扶起來,“若是常寧伯世子果然得了重病,我又怎么忍心將你嫁過去,”說著眼睛中露出慈愛的目光,“你母親說得對,這件事還是看看再說?!?/p>
瑤華倔強地搖搖頭,“父親不用再為女兒為難,若是父親有了事,我們陶家又要由誰來保全?看著父母受苦女兒心里不是更加難過?女兒豈不明白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道理,現在該是女兒為陶家出力的時候了?!?/p>
沉渣泛起
陶正安、大太太和瑤華說了會兒話,瑤華這才回自己房里去。
陶正安坐在椅子上仔細思量,大太太在床上小聲抽噎。
陶正安皺起眉頭,“好了,還沒有弄清楚到底如何,現在哭有什么用?女兒都比你遠見?!?/p>
大太太拿下手帕看著陶正安,“老爺的意思,是要讓瑤華嫁過去了?”
陶正安遲疑著不開口,半晌才道:“只有兩條路,你選吧!”保官位還是保女兒,“家里這些女兒出嫁的時候,哪個不是你打算清楚的?三姐兒、四姐兒出嫁的時候你說了什么?”
一切都是為了陶家。
大太太張開嘴噎在那里。
陶正安在屋子里站了一會兒,甩甩袖子轉身走了出去,到了門口清晰的吩咐婆子,“去將雅琴叫來伺候?!?/p>
大太太的手握住床沿不住地顫抖,眼睛中露出憤恨,堅持了好半天,這才像一片枯死的樹葉飄飄然然地落下來,陳媽媽見了忙上前去勸慰。
都是前世的冤孽,要怨只能怨她命太薄,竟然嫁給這樣一個薄情寡義的人。
……
容華在房里看王寶捎回來的書信,顯然這封書信是王寶親手寫的,都是撿了容易的字來寫,雖然字寫得不好,意思倒也清楚。
王寶在浙東鄞縣開了一塊地,雇了當地人種了種子。
錦秀捧了冰好的梅子湯過來,好奇地問容華,“少夫人,這鹽堿地真的能長出農物來嗎?”
“朝廷一直在想辦法,很多地方要么就是十年九災,要么就是土地不易長作物,所以年年都鬧災荒,朝廷的意思是要多種糧食,讓百姓至少不會挨餓?!?/p>
錦秀笑道:“這可是天大的好事?!?/p>
事是好事,俗語說的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鹽堿不毛之地想要種出東西實在不易。一旦種出什么來,就是大事。
錦秀想說什么還是壓制住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