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那竇氏還沒有同胞兄弟,現在還好,像竇家這樣靠科舉出仕的人家,哪房子孫的官做得大,哪房子孫就腰桿子硬,說得起話。十幾二十年以后,誰知道竇家是誰當家?
念頭閃過,他更高興了,對陶器重道:“這有了自己的兒子,兄弟就靠邊站了。也不知道那宋墨發了什么瘋,竟然要把蔣氏留給天恩的陪嫁收回去代管,陸家舅爺也被他灌了迷魂湯,說天恩年紀小,什么也不懂,暫時將蔣氏的陪嫁交給宋墨代管也好。如果宋翰要說親,我看他們還拿什么理由將蔣氏的陪嫁要回去?這可真是一箭雙雕的好主意!”
陶器重聞言非常的意外。
宋墨要收回蔣氏陪嫁的事,他還不知道。
看樣子,宋墨是真把宋翰給恨上了,而宋宜春一心要拿宋翰惡心宋墨,自己還早早脫身為妙。
陶器重回去沒多久就“病”了。
當然,這都是后話了。
竇世英當天晚上就來英國公府“串門”了。
宋宜春還得裝模作樣地接待了竇世英一番,竇世英這才去了頤志堂。
小小的嬰兒被包裹在大紅色的刻絲襁褓中抱到了小書房里。
竇世英屏息靜氣地望過去,頓時眼眶就shi潤了。
“長得可真好!”他喃喃地道,“瞧這頭發眼睛,和壽姑小時候一樣漂亮。”
宋墨不由在心里小聲嘀咕。
孩子明明就像我,怎么說像壽姑?
顧玉還沒有走,看著小臉還沒有長開卻已經和宋墨有七八分相似的孩子,不禁嘿嘿地笑,恭維著竇世英:“長得是挺像嫂嫂的。”
“是吧?”竇世英找到了知音,眉開眼笑地仔細地打量了顧玉幾眼,解下了腰間的一塊玉佩,道,“是云陽伯家的大公子吧?也沒什么好東西,這個你拿去玩吧!”
顧玉一看那玉,上好的羊脂玉,油潤光潔,細膩無暇,雕工古樸大方,自然流暢,一看就是有傳承的古玉。
他忙笑盈盈地道謝,又趁著竇世英去看孩子的功夫朝著宋墨擠眉弄眼,示意老爺子為人大方,他不過說了幾句客套話,就得了這樣一個好物件。
宋墨哭笑不得。
竇世英親眼瞧見了外孫,心里的大石頭落了地,怕風吹了孩子,親手豎了豎孩子襁褓的領子,這才讓乳娘抱回去。
宋墨就請了竇世英喝酒。
竇世英也不客氣,和宋墨嘮叨了大半個時辰,全是竇昭小時候的事。
顧玉這才知道竇家的事。
他的心里就有些別扭起來。
沒想到嫂嫂也是個苦命的人。
自己當初真不應該那樣對待嫂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