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氏不住地點頭,贊揚之色溢于言表。
有小丫鬟急急匆匆地跑了進來:“六太太,四小姐,環(huán)九奶奶生了。”
竇昭和紀氏都露出驚喜的表情,異口同聲地問那小丫鬟:“生了個小姐還是少爺?環(huán)九奶奶可平安順利?”
小丫鬟忙笑道:“環(huán)九奶奶生了位公子,母子平安。”
兩人不約而同地雙手合十念了聲阿彌陀佛。
念完,又覺得有趣,不禁相視而笑。
紀氏建議竇昭分一盆建蘭給黃氏做賀禮:“是長房長孫,到時候肯定很多親友去道賀。說不定淮安黃家也會來人。江南愛蘭的人比較多。”
竇昭有些意外。
紀氏一向低調(diào),可這些日子卻一反常態(tài),事事都把她推到前頭去。
她直到晚上臨睡前聽到海棠嘀咕“四小姐冬衣恐怕要全部重做”時才明白過來。
自己也到了說親的年紀。
她最終送了幾匹錦緞作賀禮。
紀氏怒其不爭,暗暗自省,覺得是自己把竇昭教成了這個樣子。
王嬤嬤就笑道:“四小姐這才是寵辱不驚,太太應(yīng)該高興才是。”
“是啊!”紀氏沮喪地應(yīng)道,“可她越是如此,我就越是舍不得讓她就這樣被埋沒了。”
九九重陽節(jié)竇府花宴時,她一直把竇昭帶在身邊,偶爾會讓她給德高望重的長輩沏個茶,遞個帕子什么的。
竇昭明知道紀氏在干什么,但生性好強慣了,實在是做不來那自毀聲譽的事來,只好笑盈盈地接受那些長輩“穩(wěn)重大方”、“聰明伶俐”之類的稱贊,儀姐兒和淑姐兒和她相比,就顯得一個太過浮躁,一個太過木訥。
二太夫人在一旁但笑不語。
柳嬤嬤就低聲道:“您看,要不要請六太太去幫忙看看那菊山扎得妥不妥——六太太是江南來的,肯定比我們見得多。”
二太太很不高興,但紀氏是她的兒媳婦,就算是最貼心的老仆,她也不想讓紀氏在柳嬤嬤面前沒臉。
“這是壽姑的本事,”二太夫人瞥了柳嬤嬤一眼,道,“要怪,就怪那些人沒把儀姐兒、淑姐兒教好。”
柳嬤嬤忙低頭應(yīng)是。
二太夫人扶著三堂嫂的手去了筵請的花廳。
平時都是由六伯母扶著二太夫人的。
竇昭見紀氏水波不興的面孔,在心里暗暗嘆息了一聲。
如果說她從前不知道二太夫人的用意,今天目睹了二太夫人和紀氏之間不見煙火的劍拔弩張之后,她隱隱猜到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