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進了院子,院子里靜悄悄不見個人影。
畢氏不由放輕了腳步。
兒子的讀書聲停了下來,響起小廝的聲音:“四少爺,您歇會吧!時辰不早了,往日這個時候您都歇下了……”
“我過兩年要和十一他們一起下場,”鄔善笑道,“要是十一他們都過了,我沒有過,壽姑只怕會覺得我愚笨不堪的?!?/p>
小廝還要勸他。
他笑道:“無論如何,也要比竇家的人考得好才行?!?/p>
畢氏聽著無聲地笑起來,低聲對那貼身的嬤嬤道:“我們回去!”腳步輕快地出了兒子的院子,囑咐貼身的嬤嬤,“今天的事,不要四少爺知道?!?/p>
貼身的嬤嬤連聲應喏。
那邊紀氏卻有些擔心,問王嬤嬤:“鄔太太那邊,都說了些什么?”
王嬤嬤把畢氏怎樣叫了鄔善身邊的人問話,又怎么吩咐不讓人傳出去的事都告訴了紀氏。
紀氏表情松懈下來。
王嬤嬤笑道:“您可是覺得那鄔家四少爺和我們家四小姐……”
紀氏笑道:“鄔家雖不是什么大富大貴之家,卻也世代詩書,禮儀傳家。鄔大人和鄔太太又都是那品行高潔之人,壽姑命運多舛,若是能嫁到他們家,必能得鄔大人和鄔太太的庇護,總比遠嫁京都讓人放心得多?!?/p>
王嬤嬤知道紀氏指的是濟寧侯魏家,因而笑道:“三老太爺逝世,那魏家連三牲祭品都未送,這樁婚事多半是不成了。”
“不成更好?!奔o氏笑道,“等壽姑出嫁的時候,有他們后悔的?!?/p>
王嬤嬤想起竇昭那厚厚的陪嫁冊子,“撲哧”笑了起來。
主仆說了半天的體己話。
待過了中秋節,龐寄修突然來拜訪竇昭。
竇世英眉頭緊鎖,問王映雪:“他來做什么?”
王映雪也摸不著頭腦,忙道:“妾身去看看是什么事!”
不一會轉回來,捧了個雕紅漆的匣子進來:“說是多謝上次壽姑的救命之恩,他要去州里的精云學舍讀書了,特送了件禮品酬謝壽姑?!?/p>
竇世英打開匣子,里面是個鎏金的萬花筒。西洋的玩意,價值千兩。
王映雪看著兩眼發紅,強笑道:“您看要不要找壽姑來問問?”
竇世英想了想,道:“我去問問?!?/p>
親自去了正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