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能,能!”圖印方丈笑得見牙不見眼,“怎么不能?這雁塔原來就是為了像七奶奶這樣積善之人祈福的?!?/p>
母親被圖印方丈迎到廂房喝茶,討論怎樣建雁塔。
竇昭站在廡廊下,望著大門洞開的大雄寶殿供奉的那金碧輝煌的釋迦牟尼,心中涌起股莫名的激動。
她蹬蹬蹬地跑進了大雄寶殿,輕手輕腳地跪在了蒲墩上。
“菩薩,如果這只是黃粱一夢,我求您,讓我在夢中永遠不要醒來!”她虔誠地伏地,“如果這是前世今生,我求您,能讓我安然奉養母親至天假之年!”
菩薩微笑著俯視眾生,安寧、靜謐、慈愛、悲憫。
※※※※※
回到家中,丫鬟玉簪進來稟道:“南洼王家的奶奶過來探望四小姐!”
被母親抱著的竇昭聽著愣了愣。
南洼王家的奶奶,是指王映雪的嫂子吧!
說起來,她對王映雪的兩個嫂子高氏和龐氏都不陌生。
高氏的父親高遠征擅長書法,曾與王行宜是同僚,后與父親竇世英、六伯父竇世橫同在翰林院任職。高氏家學淵源,不僅寫得手好字,而且四書五經均有涉獵,在丈夫王知柄陪父親王行宜流放西寧衛的十年間,她主持中饋、奉養婆婆之外,還告訴長子王楠讀書啟蒙。王楠十五歲中秀才,十九歲中舉人,二十一歲進士及
秋扇
母親是個驕傲的人,既然已經答應了讓王映雪進門,就不會在進門的時間這種小事上為難王映雪。
待竇昭的“病”好一些了,她請了大伯母和三伯母過來商量王映雪進門的事,竇昭被打發到院子里和小丫鬟們一起玩跳百索。
四個小丫鬟分別叫萱草、茉莉、秋葵、海棠。母親喜歡妥娘忠厚,給她取名素馨,和從前在母親身邊當差,現在撥到竇昭屋里的玉簪正好一對,是竇昭屋里的大丫鬟。
妥娘很喜歡這個名字,但“妥娘”這個名字對竇昭有著特別的意義,竇昭還是喜歡喊她做“妥娘”,以至于竇昭屋里的丫鬟一會兒喊她做素馨,一會兒喊她做妥娘,因而鬧出了不少的笑話。好在妥娘不在意,不管是誰喊哪個名字,她都應得歡實。
竇昭并不真的是個兩歲的小娃娃,自然對玩百索這樣的游戲沒什么興趣。
她想到祖父的書房里尋幾本關于描寫怪力亂神方面的書看看——世間無奇不有,她猝然回到了小時候,宛若重生,肯定還有人和她一樣,她迫切地想從那些裨史雜記中尋找到一鱗半爪。
竇昭讓妥娘抱著她去祖父的書房。
妥娘立刻丟下手中的百索,抱著她往鶴壽堂去。
繞過荷塘的時候,她看見俞嬤嬤站在太湖石假山旁和個穿著官綠色潞綢袍子的中年男子在說話。
兩人遮遮掩掩,形跡可疑。
竇昭沉思片刻,指著荷塘對妥娘道:“我們去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