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依依回了個ok的小手勢。
電梯開門,到一樓了,宋河卻沒有邁出去,抬手又按樓層鍵,電梯關門上行。
……
教室門口站著兩個白老師,原本站姿松松垮垮,見宋河過來立馬站直敬禮。
宋河詫異地腳步頓了一下,“跟誰學的敬禮?”
“軍訓教官。”白老師回答,察覺院長表情不對,“不……不行嗎?”
宋河恍然,
沖破摩爾定律
摩爾就是摩爾定律,宋河一聽三個小組的名字,大概能猜出他們的方向。
“延續摩爾就是縮小晶體管,提高晶體管密度,同時想辦法降低制造成本。”楊玉語速飛快,“現在技術節點發展到07納米了,延續摩爾小組的目標是邁過05直達03,把仿腦超算性能翻五倍以上。”
宋河咋舌,“07納米芯片的制造設備我記得國內就一臺,而且還不算成熟,次品率居高不下,仿腦超算目前生產的版本用的還是1納米到3納米,越往前越難了,做03你們真覺得有把握?”
“大概思路已經有了,具體行不行還得試試。”楊玉用馬克筆在白板上畫,“晶體管結構前三個階段,平面場效應晶體管、鰭式場效晶體管再到圍柵場效晶體管,我們判斷圍柵場效晶體管最多到07就無法前進了,所以我們試著設計了六種進化版本的晶體管。”
“目前組內呼聲比較高的是這一種,王吳劉-魚柵場效晶體管。靈感來源于一種捕魚的簡易迷宮,層層喇叭口嵌套連接,讓魚出不去。”
白板上畫出全新的晶體管示意圖,導電溝道和柵極單獨標注出來,比起已有的晶體管結構改動巨大,有種火繩槍跨越到機槍的既視感,復雜的嚇人。
宋河皺眉端詳,氣氛微微緊張,周圍神童們靜靜等待院長閱卷。
“設計倒像可行,加工很難啊!現有加工技術是做不出你們這種晶體管的,據我所知euv遇到大瓶頸了,你們和仿腦芯片公司那邊溝通過了嗎?”宋河道。
“現有的euv加工確實到瓶頸了,肯定要換技術,現在用的還是極紫外光加工,波長太長。”楊玉解釋,“我們打算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拋棄現有的euv,嘗試做x光和電子束的光刻機,這兩者波長比euv更短……”
宋河打斷她,“硬件制造我不算很懂,沒有質疑你們的意思,只是問一問,前幾年我聽你們相院長提過一嘴,x光的同步輻射源很難搞,造出來可能成本是個天文數字,電子束的串行難以解決,所以這兩者都不適合造芯片。”
“以前都是這么認為的,但這些年出現了一些新技術,我們粗略研究之后感覺可能會推動x光和電子束的應用。具體我們也不敢下定論,已經有三十多人派去物院和量子物院蹭課了,從頭學相關知識,爭取幾個月內把本碩博的相關課程吃透。”楊玉道。
“另外我們相信euv的技術路線肯定走到盡頭了,想有大突破必須敢走業界不看好的新路線,相院長上課時給我們講過led的歷史,業界都在研究砷化鎵的時候,何倫亞克執著地去做磷砷化鎵,當時的晶體工程師都嘲笑他,說如果他的學位是化學而不是電子工程,就會明白磷砷化鎵壓根不可能,結果最后何倫亞克一個門外漢真把磷砷化鎵給做出來了。”
宋河微笑,“你們也算小門外漢,所以也能做業界判斷不能用的x光和電子束,心態很樂觀啊!”
“也只能樂觀了。”楊玉無奈地笑笑,“好在我們團隊夠大,不是所有人都在賭這一個方向,除了拋棄現有euv,我們還有十幾個人去化院聽課了,準備從光刻膠入手,試試能不能做更好的光刻膠,或者干脆直接找到繞過光刻膠的加工辦法。”
“聽上去像汽車廠商做不好汽油發動機,決定干脆造一種不燒油的新型發動機。”宋河調侃,“真做出來確實是巨大超越,祝愿你們成功,另兩個小組呢?擴展摩爾和超越摩爾,進度如何?”
“擴展摩爾可能是最快出效果的小組,但我們大部分人不看好它,把它當個保底方向,因為它很難達到超算性能翻五倍的要求。”楊玉說。
“那也很好了!”宋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