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輸送蛋白密碼的寄生蟲也在有條不紊地推進,眼下的目標是讓寄生蟲對外界感知更加靈敏,該分泌蛋白密碼時狠狠分泌,不該分泌時盡快死掉,避免空耗菌電網的養分,以及避免過時的蛋白密碼導致汽油菌死亡。
相曉桐每天忙著做二代基因鎖,針對目前用到的高頻基因都一個不落地鎖住,甚至還對基因鎖構成進行了小幅改良,減少汽油菌的額外負擔。
婁景輝小組面臨的問題最麻煩,菌電網雖然形成了,但大部分能量用在彼此殺伐上,真正用來產油的能量比例太低,還得繼續梳理菌電網的模式。
宋河翻了半天數據,動手開始做數學模型。
【汽油菌預期成本模型】
模型的功能倒也簡單,目前技術路線已經明晰了,根據實驗數據和各種原材料價格,便能估算出最終大規模生產時的汽油單價。
主要的影響指標有兩個,一個是汽油菌自身的產油能力,另一個是菌電網所獲能量用于產油的比例。
前者主要是腦院團隊的責任,需要狠狠地基因改良,讓汽油菌越來越高產,奶牛般源源不斷。
后者就是婁景輝團隊的責任了,得梳理好菌電網的合作關系,穩固形勢,讓所有菌把精力投入到產油上。
敲敲打打幾個小時,宋河終于敲出完整的數學模型,輸入最新的實驗數據,運行!
【當前汽油菌預期成本為:430元】
從最初的700元降到430元了,降幅巨大,但距離商業化還遠遠不夠!
其中最顯眼的兩個拖后腿指標,數據簡直慘不忍睹。
【單個汽油菌平均產油效率:15】
【菌電網平均產油效率:55】
宋河立刻拿起手機,拍下模型運算出的數據,發在“汽油菌工作大群”里。
恰好到午餐時間了,不少團隊成員剛換班出去吃飯,邊吃飯邊玩手機對很多人來說是習慣,
宋河親授絕活
不少白大褂從遠處伸頭探腦,悄悄觀察龍顏。
但宋河沒流露絲毫表情,看數據紙的臉色猶如看天氣預報。
片刻后,他拿過紙筆,像郎中開藥方般又洋洋灑灑寫了一串。
“再做四組。”宋河把紙遞給婁景輝。
婁景輝雙手接過圣旨,匆忙跑去給組內白大褂安排任務。
團隊成員們看過御批,邊動手干活邊交頭接耳。
“好!這次改動大了!”
“老大認真出手了!大旱望云霓!”
“上一波數據掉了應該只是實驗,拋磚引玉的磚,接下來應該就是漲數據的改動!”
“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