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注意到很多同學咒罵試卷太難,老師太壞,在此做統一回應】
【科研的精髓在于挑戰未知,挑戰不可能,持之以恒地不斷嘗試】
【世界上有兩種科研人,以做瓶子為例,一種科研人會去改變瓶子的顏色,給瓶子雕花,讓已有的瓶子變得漂亮一點點。另一種科研人則會大刀闊斧修改材質、修改外形,試圖造出克萊因瓶。兩種科研人都很重要,沒有高下之分。】
【我恰恰是妄想造出克萊因瓶的那種人,因此,我把題目設置的非常難,考驗同學們是否能夠知難而上,堅持到底!】
【所有早交卷的同學,監考老師都會在你們的試卷上寫一個早字,這一個字會讓你們丟掉三十分,而那些雖然不會做,也能堅持思考題目到最后一分鐘的學生,則具備三十分的優勢】
【有些同學答題沒答對,但并不是純粹的胡編亂造,而是建立在自學知識的基礎上提出了種種有意思的猜想,這種答題方式也能獲得一半的題目分,因為面對未知的研發道路,考驗的就是你的想象力!】
【綜上,這二百名優秀的學生,可以獲得來我課堂上旁聽的機會,將來我會從旁聽生里再挑選部分優秀學生,吸納進入我的科研團隊,并向學校申請特批學分!】
【宋河】
通知一發,罵罵咧咧的校園論壇迅速沉默了,不少學生開始刪除之前咒罵宋河的帖子。
宋河開了一個好頭,前沿科技大學陸續開始出現其他老師發出的公告。
被旁聽生塞滿課堂的,不僅僅是宋河一個老師,許多院士、諾獎得主的課程,爆滿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深受人山人海旁聽生的困擾,紛紛效仿宋河的做法,開始組織旁聽生考試!
前沿科技大學的異動很快上了新聞,旁聽生需要考試篩選,放眼全世界高校也極為少見,前科大身為一所新建立的院校,居然此類考試天天進行,學習氛圍濃郁得堪稱奇景!
偶爾宋河上課的教室也會被征用,用作某個院士或諾獎得主的考場,他只好頻繁調整課堂位置和上課時間。
平靜的上課生活持續了一段時間,終于有變化發生!
乘黃,戰勝一切病魔!
早上八點,教室里人滿為患。
上課鈴敲響,宋河踩著鈴進教室,目光隨意地一瞥。
“有13位陌生面孔混進來了,請你們一分鐘內離開!”宋河開口。
頓時有面紅耳赤的學生起身,在全班同學的整齊計數聲中一個接一個地離開,最后恰好是十三位,引發一陣笑聲。
旁聽生考試結束后,這已經是每天必備的節目,總有懷揣僥幸心理的人混進來,宋河一進教室掃一眼,便會迅速報出混進來多少學生,次次準確,傳為美談。
他照例抄起粉筆,在黑板右下角寫下兩行字:
【乘黃胃癌藥:病灶消除率27】
【伊雷馬胃癌藥:病灶消除率11】
數據剛寫下,教室里馬上一片嘩然!
昨天這個數據,還是13和11,今天居然上跳這么多?!
“老師,是不是寫錯了?應該是17吧?”有人馬上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