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叫江讓,說是謙讓、謙遜、明禮的意思,以后指不定要成狀元郎,得有大出息哩!”
她說著,難得帶上幾分慈母心緒,輕輕撫了撫眼前蒼白男孩頭頂剃得極短的發(fā),小孩子還沒張開,但勉強(qiáng)看得出五官頗為優(yōu)越好看。
阿媽道:“阿爭啊,你爭氣,不愧阿媽當(dāng)初一眼就看中你,把你帶了回來,給你起了這么個名字。”
“日后,待讓寶出生了,你就有小丈夫了,可得幫阿媽照顧好他。”
理想主義利己男2
自打阿媽有了孕后,江爭的日子逐漸好過了許多。
再也沒有數(shù)不盡的鞭子、指責(zé)、巴掌,他只需要每天早起做好全家的飯菜、洗盡全家人的衣裳,再去地里幫襯就夠了。
偶爾若是阿媽心情好了,還能賞給他一個雞蛋吃。
舊年代沒什么飼養(yǎng)技術(shù),尤其是這般貧窮的地區(qū),人都不夠吃的,哪里會把食物喂給雞。這般條件之下,家家戶戶養(yǎng)的母雞能活下來一只都算得上的老天保佑了。
是以,雞蛋在平溪鄉(xiāng)這般貧窮簡弊的山腳旮旯里頭,甚至都比得上年底宰的豬肉。
這般金貴的雞蛋,自然也不是無緣無故賞下來的。
自阿媽懷了孕,便數(shù)次出鄉(xiāng)去了鎮(zhèn)上拜神求讖,想知道肚子里那胎究竟是男是女。
那道士倒也不說破,只隱約表明了孩子定會如婦人心中所愿。
說完后,道士多看了眼一旁站著的沉默乖順、身上盡是尚未痊愈疤痕的男孩,捋了捋胡須故作高深的說,江爭是給他們江家?guī)砗⒆拥母P牵嗽衅跁r要好吃好喝顧著,不能太虧待。
也正因此,江爭才能嘗到雞蛋的滋味。
八九歲的孩子永遠(yuǎn)都記得第一次吃雞蛋時的滋味,香噴噴的、軟綿綿的,蛋黃入口即化,與那些粗糙的、偶爾還會含著砂礫的米飯芋頭完全不能比。
小江爭捧著小口小口、珍惜無比的吃,阿媽就在一旁吞了吞口水,勉強(qiáng)裝作不在意、不心疼的模樣,規(guī)訓(xùn)道:“阿爭,你要記得,你能吃得上雞蛋,都是因為讓寶,日后你可要一心一意待讓寶好,愛他、護(hù)著他,聽到?jīng)]有?!”
江爭打小懂事,他本是平溪鄉(xiāng)旁的一個小村子里一戶貧苦人家的第六個孩子,因為近兩年收成不好,家里窮得滴水,實在養(yǎng)不起了,才十幾塊錢送給江家當(dāng)?shù)壤傻堋?/p>
送來的時候,小江爭才四五歲,不過方才記事的年紀(jì),如今幾年一過,已然對原生家庭的記憶徹底模糊了。
在江爭被灌輸觀念的這幾年中,江家就是他的根,阿媽肚子里沒出生的孩子,就是他未來的天、他要伺候一輩子的人。
是以,當(dāng)阿媽這般說的時候,小江爭便只知道拼命點(diǎn)頭。
小孩子手里還捏著半個沒吃完的雞蛋,他吞了吞口水,直直遞給阿媽,黑白分明的眼眸盯著阿媽的肚子認(rèn)真道:“弟弟吃。”
阿媽抿唇笑了,此時的她又變成了一位慈母,粗糙干裂的手指撫了撫江爭刺撓的腦袋,聲線沙啞道:“阿爭先吃,日后你弟弟出生了,你再親自喂給他。”
江爭抿了抿唇,如今他許久不曾遭受皮肉之苦和饑餓折磨,本就是發(fā)育的年紀(jì),不過短短幾月,竟猛得竄了些個頭,加上本就比同齡人骨架更寬些,如今一看,竟比起那些十幾歲的男孩子都差不到哪里去。
但他哪怕看上去再如何壯實、生了張如何出彩的臉,也不過是江家替那未出生的孩子養(yǎng)的一條忠心耿耿的狗。
小江爭半蹲在地上,他看著阿媽逐漸如氣球般鼓起的肚皮,緩緩側(cè)耳貼過,認(rèn)真聆聽女人肚皮中另外一道逐漸清晰的微弱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