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濟領受旨意,臉上浮現一抹殘忍又暴戾的笑意,策馬挺槍徐徐向前。
“全軍聽令!”
“候!”
“殺陸沉,破齊軍!”
“殺陸沉,破齊軍!”
這支騎兵萬人隊在他的率領下,悍然出擊,一路向南!
【視死忽如歸】
魚鱗陣的弱點在于尾部,景帝對此了如指掌,布下此陣的陸沉又怎會不知?
當那支隱忍待命的景軍騎兵萬人隊終于亮出獠牙,于戰場西方奔襲前行,陸沉一眼便看穿對方的意圖。
從目前的局勢來看,景軍已經逐漸占據上風,正在將這種優勢轉化成最后的勝勢。
“你比我想象得更有耐心,在這種時候依然如此謹慎,難怪慶聿恭這么多年一直被你壓制。”
陸沉默念自語,在飛羽軍艱難求生、齊軍步卒陷入劣勢的情況下,景帝依然一板一眼有條不紊,沒有倉促動用他的殺手锏,如此沉穩的人物當世罕見,至少在以前的戰事中,從來沒有一名景軍主帥給陸沉施加這么大的壓力。
包括當年雍丘城外的慶聿恭。
冷靜二字說來簡單,真正做起來千難萬難。
尤其是陸沉身為景國最大的威脅,在有可能解決他的時候,景帝竟然可以壓制住心中的沖動,沒有一股腦地丟出手中的籌碼,反而像一名心志堅韌如鐵的獵人,不慌不忙地使用添油戰術,一點點逼出陸沉的后手。
直到陸沉再也沒有逆轉局勢的可能,他才會傾盡全力。
單論這一戰的過程,景帝便可稱得上當世名將,決不在慶聿恭之下。
好在陸沉為此戰籌謀半年,這半年里他不斷收集景帝的情報,將景帝視作此生最強的對手,研究他二十多年來每一道政令每一次出手,甚至夢里都在推演對方的戰術風格。
這些過往在陸沉腦海中一閃而過,他看了一眼遠方的定北軍,隨即朗聲道:“傳令,廣陵軍前往左翼布防,盤龍軍前往右翼布防,奉福、汝陰、鎮威三軍且戰且退,引敵深入。”
王駿等人立刻應下。
隨著陸沉的命令傳開,齊軍的整體陣型開始發生變化,兩翼朝外伸展,正前方奉福等三軍不斷收攏,從最開始細長的緊湊逐漸變成向兩側拉伸。
這個變化并不顯眼,至少率領萬騎南下的阿里合永濟無法看到。
開戰不久,景帝便密令永濟積蓄實力,在關鍵時刻殺進齊軍的尾部。
目標固然清晰,永濟卻不會魯莽硬來,因為他已經看到那支同樣隱忍多時的定北軍開始集結,看樣子似乎是要前來攔截。
永濟不愿輕易暴露自己的目的,故而率領麾下騎兵繼續向西迂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