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早在一段時間之前,陸沉還沒有領兵接近河洛的時候,朝中便已經確認蕭望之即將收復東陽路全境,關于那片廣袤疆域的人事任命已經提上日程。
最先確定的是東陽路改制為定州,首任定州刺史由原禮部侍郎陳春擔任,然而更重要的定州都督一職卻始終懸而未決。
究其原因,群臣猜不透李端的想法,提出幾個老牌武勛的人選都被天子否決。
有人猜測天子或許屬意陸沉,隨即又覺得這個猜想太過離奇。
不論陸沉有多大的功勞,他實在太年輕了,讓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后輩出任一路主帥,恐怕會在朝野上下引起非議。
樞密使郭從義清了清嗓子,上前奏道:“陛下,臣舉薦南衙李大將軍擔任定州都督?!?/p>
當此時,李景達正站在末尾出神。
自從去年他麾下的徐溫通敵叛國被查處,這位南衙大將軍在朝堂上的存在感便不斷降低,只能在南衙繼續體會大將軍的威嚴,偶爾試著找找陳瀾鈺的麻煩,但是從來沒有得逞過。
此刻忽然聽到郭從義提及自己,他略顯茫然地抬起頭,便對上天子沉靜的眼神。
“郭從義你個老不死的!”
李景達在心中怒罵,他放著好端端的大將軍不做,跑去邊疆跟景廉人拼命?
更何況他又不是不知道,邊軍那是蕭望之和厲天潤的地盤!
朝廷不想讓蕭望之獨掌兩地軍權,這個定州都督必然得和蕭望之撕扯,少不了暗中較量,不管誰去定州都得脫層皮。
若是那些賦閑在家的老不修倒也罷了,我堂堂南衙大將軍跑去和蕭望之搶飯吃?
你有病??!
李景達一邊暗中叱罵,一邊飛速開動腦筋,無論如何也得駁斥郭從義的突然襲擊,然而還沒等他想出一個合適的理由,卻見李端頷首道:“唔……這個提議不錯。”
李景達愣住。
郭從義順勢說道:“成州都督侯玉勞苦功高,又有識人之明領兵之能,臣舉薦侯玉繼任南衙大將軍。”
李端沉吟道:“侯玉……王卿家、劉卿家,你們意下如何?”
王晏和劉守光都沒有反對。
大齊幾座邊軍都督府中,除淮州蕭望之和靖州厲天潤之外,便只有成州都督府因為要應對沙州七部的襲擾,時常會有戰事發生。
論資歷、軍功和年齡,確實沒有人比侯玉更適合分掌南衙六軍。
李端便道:“那便依郭樞密所奏?!?/p>
其實他心中略感可惜,本來郭從義提出李景達這個人選,他便想讓陳瀾鈺暫代南衙大將軍之職,只是郭從義隨即說出侯玉的名字,讓他無法強行安排。
陳瀾鈺和侯玉相比,各方面都欠缺不少。
“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