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海知道,自己雖然在廠里有點名氣,但根基還不算太穩。
投機倒把這事兒,終究是走鋼絲,一旦暴露,后果不堪設想。
所以,他更加低調了。
還是像以前一樣,穿著那身半舊的工作服,每天騎著自行車上下班。
在院里見了人,依舊是那副憨厚老實的笑容。
在廠里,他把更多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當中。
他帶領著維修組,把廠里大大小小的設備,都給檢修了一遍。
哪個地方有隱患,哪個零件該更換了,他都記得一清二楚。
在他的帶領下,維修組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廠領導的一致好評。
楊廠長更是好幾次在全廠大會上,點名表揚他,說他是年輕干部的表率,是全廠工人學習的榜樣。
李大海這么做,一方面是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給自己披上一層先進工作者的保護色。
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更好地掌握廠里設備的情況,為下一次的發財大計,做準備。
他就像一只潛伏在暗處的獵豹,耐心地等待著下一個獵物的出現。
而這個獵物,很快就自己送上門來了。
這個人,正是四合院里的二大爺,劉海中。
劉海中是鍛工車間的一個小組長,官不大,但官癮特別大。
平時在院里,就喜歡背著手,邁著四方步,對別人家的事指手畫腳,總想當那個管事兒的。
在廠里,他也是一樣。
總想在領導面前,好好地表現一番,爭取能再往上爬一爬。
最近,廠里為了響應上級的號召,準備開展一次安全生產月的活動。
要求每個車間,都必須進行一次徹底的安全隱患大排查。
這本來是一件好事。
但劉海中,卻把這當成了一個往上爬的絕佳機會。
他覺得,只要自己能在這件事上,搞出點名堂,做出點成績,讓廠領導看到自己的能力。
那離車間副主任的位子,不就又近了一步嗎?
于是,劉海中開始上躥下跳,在車間里大搞形式主義。
他自己設計了一套所謂的安全生產責任制,要求車間里的每個工人,都要簽字畫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