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只會背書的復讀機罷了?!?/p>
寧白露看著那份被棄之如敝履的答卷,又看了看身旁夫君那張云淡風輕的臉,心中一片了然。
以她的文學素養和對儒學的深刻理解,自然看得出這份試卷的質量有多差。
她的夫君,殺人,從來不見血。
他要誅的,是人心。
“那陛下看中的,是哪一份?”寧白露好奇地問道。
何歲的目光,落在了最后那份字跡樸拙的答卷上,正是那份讓老儒陳景明都為之失態的答卷。
他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拿起那份卷子,輕輕念出聲來。
“……臣,鄉野鄙夫,不知何為天命。”
“臣只知,天要下雨,民要收衣,此為順應天時,是為天命?!?/p>
“旱災來臨,顆粒無收,若坐以待斃,是為信天命。若掘井取水,自救求活,亦是天命?!?/p>
“故,天命有二。一為順,二為爭?!?/p>
“順天者,安。爭天者,活。”
“何為人欲?”
“臣亦不知何為人欲。”
“臣只知,餓了要食,冷了要衣,此為人最基本之欲?!?/p>
“若人人皆飽食暖衣,安居樂業,則此欲,便是天下大同之基石?!?/p>
“若一人之欲,需以萬民之饑寒為代價,則此欲,便是動亂之根源?!?/p>
“故,人欲亦有二。一為生,二為貪。”
“為生之欲,當予。為貪之欲,當誅?!?/p>
何歲念到此處,頓了頓,抬起頭,看向寧白露,眼中是掩飾不住的贊賞。
“梓潼,你看,這便是朕要的人?!?/p>
“他沒有滿口的圣人大道,沒有驚世駭俗的宏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