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色微明。
午門之外,已是人聲鼎沸。
經過一夜的發酵,在壽康侯與紓親王兩股勢力的暗中推動下,今日聚集于此的百姓,比昨日多出了數倍。
那些受雇而來的婦孺,哭得更加賣力,聲嘶力竭,仿佛下一刻就要斷氣。
說書的先生們,更是將故事編排得有鼻子有眼,什么“天子不仁,寵幸佞臣”、“功臣泣血,百姓遭殃”,各種版本層出不窮,引得不明真相的百姓連連嘆息,對皇權的敬畏,正一點點被同情與不滿所取代。
紓親王府的施粥棚前,更是排起了長龍。
何璋今日親臨現場,親自為那些“落難”的官員家眷盛粥,言語溫和,姿態謙卑,引得一片“賢王仁德”的贊頌之聲。
整個午門廣場,儼然成了他一個人表演的舞臺。
他享受著這種萬眾擁戴的感覺,目光不時瞥向那面孤零零的【忠義輸捐榜】,眼底深處,是毫不掩飾的輕蔑與自得。
【何歲,看到了嗎?】
【這,才是人心所向!】
【你用強權壓迫,而本王,用仁德感化。這天下,終究是要看誰,更能得民心。】
就在他志得意滿,準備再說幾句彰顯自己“仁德”的場面話時。
“讓一讓!讓一讓!”
一陣急促的呼喝聲,從人群外圍響起。
只見一隊戶部的官差,在左侍郎沈卓的帶領下,竟抬著一面與【忠義輸捐榜】一模一樣大小的巨大木榜,穿過人群,徑直走到了廣場中央。
“沈大人?他來做什么?”
“莫不是陛下頂不住壓力,要來撤掉那輸捐榜了?”
人群議論紛紛,目光齊刷刷地聚焦了過去。
紓親王何璋也微微蹙眉,心中升起一絲不祥的預感。
只見沈卓指揮著官差,將那面新的木榜,重重地立在了【忠義輸捐榜】的旁邊!
兩面榜單,并排而立,如同兩尊門神。
沈卓親自上前,一把扯下蒙在榜上的紅布!
陽光下,五個龍飛鳳舞的黑墨大字,赫然映入所有人的眼簾!
【京城豪奢榜】!
“轟!”
人群瞬間炸開了鍋!
這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