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三年后。
哥本哈根的初雪落在沈棠安的睫毛上。
她站在異國的街道,看著自己新書的海報被張貼在書店櫥窗里。
《心臟說記得》的丹麥語版封面上,函數符號“f(x)”被設計成心電圖波紋。
筆名“function”取自她學生時代最擅長的數學函數,暗喻不可逆的生命軌跡。
手術后的第三年,沈棠安靠《心臟說記得》這部作品獲得了歐洲理事會文學獎獎杯。
她成了歐洲文壇最神秘的懸疑小說家,也是第一個獲得此獎的東方作家。
這在國內里引起巨大轟動。
所有人都對這個橫空出世的小說家充滿了好奇,她是女是男,是哪國人?
也正因此,小說獲獎那天,中國駐丹麥文化參贊找到沈棠安,向她發出上海書展的正式邀請。
希望她可以到中國辦簽售會,無數書迷渴望見她一面。
沈棠安垂眸,對著那張邀請函思考了很久。
這是她來丹麥的第三年,獨自在異國生活的第三年。
剛來時,她才做完心臟移植的手術,住在醫院附近的康復中心。
每天清晨,護士會準時送來抗排異藥物,祝她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沈棠安常常站在窗前,看著陌生的北歐天空,感受胸腔里那顆陌生心臟的跳動。
規律、平穩,卻帶著說不清的違和感。
只覺得生命都是新的,但靈魂卻大半還困在舊日苦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