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阿翁滿意到反復點頭,“正適宜老人家。”
而一旁的徐承兒已經從最開始的驚慌過渡到醞釀怒意了,連忙也抓了一個,放進口里吃,又拿了另一個塞到元娘手上。
她阿翁哪哪都好,就是愛吃,且會真的和兒孫搶,搶慢了可就連渣子都不剩了!
他才不管歲數大還是小,吃的面前,一律吃到嘴里才算數。
好在徐家阿翁已經習以為常,老神在在地吃著,慢悠悠道:“要不是那回我得了風寒,定然就考上了!
“時也運也。”
徐承兒不大信,這話從她懂事能聽懂人話起,就時常聽見。
但她阿翁的確是很厲害的人物,能考中舉人的,即便是在汴京,亦是有幾分真本事的,是讀書人中的佼佼者。即便不提功名上的厲害,只說醫道,她阿翁亦是十分厲害,成家立業后,久久考不中進士才肯繼承家業學醫,如今不也有所成?
徐承兒不搭腔,干脆低頭吃起了點心,這一吃便亮了眼睛,“天爺呀,不愧是樊樓,的確好吃。”
頂皮酥的外皮金黃酥脆,可咬起來卻并不費勁,酥皮極薄,內里則是松軟細密的,酥皮、面皮、豆沙內瓤,三層下來,口感層次分明,咽下后,舌根仍回味著淡淡的甜。
元娘也咬了一口,跟著一塊點頭。
徐家阿翁這時道:“應當點茶相配才合宜。”
徐承兒這時倒是沒什么不滿了,湊到元娘身邊道:“我阿翁點茶手藝極好,一會兒你試試!”
陳元娘還沒吃過點茶呢,她只吃過擂茶,擂茶是吃不茶的百姓們,省了一堆茶具后的做法,到底是不同。
徐家阿翁撫著胡子哈哈大笑,起身快走到門前才道:“奈何老夫今日與人有約,下回再試,陳家的元姐兒,你別忘了那時再帶點心。”
不比徐承兒的氣憤,元娘要心平氣和得很,她得知自己不是蠢材,只覺得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因此,她面帶微笑,回道:“自然。”
徐家阿翁一腳跨過門檻欲走,忽然回身,只說了一句話,“是二十七遍。”
是跟著讀了二十七遍背下來的。
他家的蕪姐兒。
從徐承兒那吃過點心,消磨了好一會兒,元娘才回家。
她回家時可是氣勢沖沖的,決意要好生問一問阿奶,大聲說清楚自己其實是聰明的小娘子。
當她兩手叉腰,不得不狀如螃蟹般,側身進門時,陡然看見阿奶,不由扯著嗓子大喊道:“阿奶!”
元娘氣勢洶洶,準備大步向前,接著王婆婆挪了幾步,她便看見庭院里的秋千,不由得放聲大叫。
“天爺呀,是秋千!!”
她都顧不得此回目的,快步跑到秋千邊上,躍坐其上,自己個蕩起來,笑聲和銀鈴似的。
“喜歡吧?”王婆婆問道。
“喜歡!”元娘超大聲答復。
王婆婆這一問,也叫元娘想起自己方才要做什么,但元娘坐著好處,氣勢已經兇不起來了,只小聲道:“我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