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變得沉默、沉重,收音機終于播報完對《芙蓉鎮》的介紹,一段輕快的音樂后,跳轉至下一部影片。
沈沂水狀若自然地移開話題:“這部電影你看過嗎?《燃燒女子的肖像》。”
謝謙然頓了頓,悶聲道:“看過,但我不喜歡結局?!?/p>
沈沂水愣了愣,她原本只是想和謝謙然聊一聊影片的導演或拍攝的背景,用一些淺層的話題調開方才的討論,但她沒有想到謝謙然直接點破了她想要避開的內容。
結局。
結局會是什么樣的呢?一部看過的影片,觀眾都知道答案。
但人生不是看過的影片,事件排列組合,有無數種導向,每一個決定都可能影響到自己和他人的未來——
人生的結局是看不見的。
但沈沂水從小有一種類似特異能力的天賦:她能感知到事情會走向什么樣的結局。
比如,在她很小很小的時候,她曾見過母親枯槁的面容與死寂的眼睛,那時她有強烈的預感自己會失去母親。最后事情的確如此。
比如當她看到父親在葬禮上的丑惡面容時,她知道自己如果不自立,沒有人會愿意為她的人生擔責。最后果然也是這樣,她的父親、繼母并不愿意理會她,外祖家也漸漸對她冷淡起來,一心只想要把她早日送走。
在她為數不多的戀愛或是曖昧生活中也是如此。
她能夠從一個人微妙的話語中,感受到這個人的潛意識在訴說什么。
那些上前來搭訕的人在說:這個女人看起來很難搞定,拿下她,就能證明我的魅力超凡。
她的前女友最初并非如此,那是一個只被荷爾蒙操控的女人,沈沂水在她的話語中只感受得到喜歡,雖然后來她發現那份喜歡并不只屬于她。
謝謙然其實在某一部分來說,和她的前女友有一點點、一點點的相似。
當謝謙然說話時,沈沂水也只能聽到一些好的潛臺詞:喜歡、愛慕、向往、期待……
但她們又有很大的不同。謝謙然所說的所有話能讓沈沂水感覺到,這份喜歡獨屬于她,甚至可能這個人也獨屬于她。
這對她來說其實不是什么壞事,獲得一個人全身心的信任和愛慕,怎么會是一件壞事?
可是對謝謙然來說呢?
如果就按照這樣的走向,她們會走到什么樣的結局呢?
謝謙然會一直跟在她左右,以她的選擇為先,以她的事業為先,以她的一切為最重要的。
謝謙然會失去屬于她的未來,而當這個結局達成時,她的自我也早已經湮滅了。
于是沈沂水沉默了很久,問道:“為什么不喜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