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富戶家里不織布,其它府城的織紡想買,也得阿染這有不是?
等織機(jī)做出來多了,麻布的價格降下來,不得兩三年?
哎喲,咱們這零件是不是得快點做?林彩云一拍腿,這好東西,識貨的都想買,大伙都抓緊點做,別叫阿染沒得賣。
林春蘭眼神閃了閃,等林染中午回家吃飯,她壓低了聲問:一架織機(jī),能賺多少銀子?
林染同樣小聲:二十兩。
木頭不要錢,砍樹的人工費便宜,零件拆開了制作,也花不了多少銀子。運(yùn)費和人工占了大頭,不過,賣到遠(yuǎn)的府城,相應(yīng)的加點價也可以。
林秀菊咽了咽口水:那能賣多少架?
她瞅著徐木作叫人送來的零件不少,她按堆頭數(shù)了數(shù),怎么也得一千好幾百件了。
這兩年,五千架怎么也能賣吧?林染保守估計。
后面被仿制,她這邊出貨跟不上,可能就跟紡車一樣,慢慢就賣得少點了。
林春蘭覺得她不會算了。
林秀菊算出來了,但是不敢說出口。
林染:十萬兩。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啊!
十,十萬兩!林秀菊兩眼發(fā)直,這得是多少銀子?不得專門蓋間屋子放銀子啊!
林春蘭嘀咕:這銀子多得數(shù)不清,我咋覺得,沒每月拿豆腐生意那份利高興呢?
林染:花不完就是數(shù)字。阿清那邊急需銀子,我拿給她那邊花。
給。林春蘭有些舍不得,但也沒有那么舍不得。
林秀菊疑惑:當(dāng)知府還缺銀子?
不是阿清自己缺銀子花。林染解釋道,是那邊的百姓日子苦,比阿清沒來咱家前,咱家過的那種日子還苦。
林春蘭:那不就是一年到頭吃不了幾天飽飯?噯,阿娘那會時常發(fā)夢,要是有神仙能讓咱家過好日子就好了。
她笑了笑,眼里有光,面上得意:咱家阿清,現(xiàn)在成這樣救苦救難的神仙了。給,都給阿清花!
一個月后,護(hù)衛(wèi)們陸陸續(xù)續(xù)找到柳樹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