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指指對面房間:那是我和阿染的臥房,沒喊你,你別進去。
她帶著易天賜沿著回廊走:阿娘阿媽這邊的廂房,放著銀子、綢緞、布匹這些。她兩不在家的時候,經常會鎖上。
再往前走:這里是咱家的廚屋,大吧?這灶比府城的灶好燒多了。
林春蘭在切肉,看她們進來,先對易天賜道:往后可不許帶禮來,你人來,阿娘阿媽就高興。
多懂禮可愛的孩子,這才多大,都是秀才了。跟阿清一樣聰明乖巧,她看了就喜歡。
又問謝韻儀:一會吃羊肉燉蘿卜,肉沫豆腐,豬肉燉栗子,雞蛋羹?阿染說她想吃豆渣饃饃,阿娘晚飯再給你們蒸酸菜包子。
謝韻儀:行,阿娘做什么,我都喜歡吃。阿娘,那個醬缸,有每天都攪吧?
林春蘭:早晚都攪二百多次,一次沒落下。另一個醬缸也跟你們在時一樣,有太陽的時候拿開蓋子曬,晚上和下雨蓋著。我瞅了,都沒長白毛,都是好的,還挺香呢。
謝韻儀又去晃她胳膊:阿娘阿媽最好了!
一會水就燒好了。林春蘭忍不住笑,你拿換洗衣裳洗頭洗澡去。
這孩子愛干凈,是個寧可不吃飯,也要先把自己收拾清爽的。
謝韻儀隆重介紹家里的澡房:天涼的時候,火炕連通廚屋的插板打開,這屋子熱乎乎的,洗澡一點不冷。
又指指隔壁:方便完,水一沖,干干凈凈。
易天賜推門看一眼,大為贊賞:咱家真好!
再往下,就是家里重要喘氣成員的住所:鵝和雞出去游水找吃的了,晚上咱們去喚回來,翅膀上都有名字,好認。
小黑子已經長成了半大黑子,聽見人的腳步聲,哼哼唧唧的討食。
謝韻儀帶著易天賜去雜物房,舀一瓢麥麩:家里的糧食、糖汁、藥材,各種日用雜物,都在這屋。
你住的西廂房,里面有一間空屋子,之前也是放雜物。
易天賜立刻道:以后還是放雜物,給我一間睡覺的屋子就夠了。
炕你知道吧?謝韻儀指指西廂房進門那個灶,咱家都睡炕。
她進房間瞅瞅:過兩天去縣里,給你這屋打一個衣柜,一個木架和一套桌椅。
易天賜歡樂的點頭。
這個大缸里是大醬,已經能聞到香味了。謝韻儀拿開擋灰的麻布,拿醬耙子攪攪,吸吸鼻子,阿染做的。
這一缸,阿染說要曬一年。
易天賜立刻充滿期待:肯定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