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成肉塊,藏在幾處,跟村里人只說打到一頭小的。熬鍋肉湯,各家分一碗,里頭有幾片肉,就是自家仁義大氣!
林秀菊遲疑:不若送到縣里,換些米糧回來?村里就村長家有余糧,許會(huì)換些肉回去打打牙祭。這么大一頭,給你姑姑家送一些,剩下的咱家也吃不完。
林染:天氣熱,這野豬死了大半日,明日送到縣里,酒樓知道咱們著急賣,怕是給不了多少銀錢。若是零賣,又恐挨到下午肉壞了。
不如今晚就切條,抹上鹽,做成熏肉。熏肉不怕壞,可以放很久,往后隨時(shí)都可以拿出去換糧食或銀錢。
林春蘭疑惑:熏肉要怎么做?
村里人家一年到頭吃不了幾口肉,還多數(shù)時(shí)候都是在冬日年節(jié)那會(huì),往雪地里一凍,好多天都不會(huì)壞。
年景好的時(shí)候,地里收獲了也會(huì)買點(diǎn)肉吃。抹上鹽,能放兩天不壞。
大熱天不怕壞,能放很久的肉,林春蘭聽都沒聽說過。
林染語氣淡定:阿清會(huì)。
謝韻儀點(diǎn)點(diǎn)頭,一點(diǎn)不心虛:嗯,我會(huì)。
阿染說我會(huì),我就會(huì)。
林春蘭遲疑:咱家鹽不夠吧?
林染毫不意外,語氣沒有一絲波瀾:忘了跟你們說,阿清知道山里有種石頭能制鹽。今天東西太多拿不回來,明兒我倆再去趟山上。
謝韻儀猛地扭頭,瞪圓了眼。
鹽!阿染居然會(huì)從山里石頭中制鹽!
夜色下,林春蘭和劉秀菊看不清謝韻儀的表情,只覺得自家換回來這個(gè)兒媳婦,可太值了!
兒媳婦識字,可以陪阿染上山打野豬,還啥啥都懂!
林染叮囑道:這石頭難得,阿娘阿媽可得守住秘密,誰都不能說。叫壞人知道了,我跟阿清得整日去尋石頭,尋不到怕是要被下大獄。
林春蘭和林秀菊齊齊點(diǎn)頭,壓低聲音:阿娘阿媽曉得輕重,外頭鹽不讓私賣,咱自家有法子弄點(diǎn)自家用,還得不時(shí)買些裝裝樣子。
林染繼續(xù):阿清還懂好多呢,很快咱家就要過上好日子了。
謝韻儀沉浸在制鹽的震驚中,說不出話來,只是懵懵的點(diǎn)頭。
好好好。林春蘭樂得合不攏嘴,明日一早,娘就拿了肉找村長去。日后你倆和和美美過日子,阿娘阿媽可就放心了。
林秀菊也高興:阿染和阿清這樣的大喜事,咱家請不起吃席,正好煮了肉湯給大伙分分,也是熱熱鬧鬧的喜慶事。
林春蘭一拍巴掌,哎呀,可不是嘛!每人碗里放上幾片肉,跟吃席也不差了。
一家子明知道要低調(diào),仍忍不住壓著聲說著心中的高興。
夜間不似白日那樣燥熱,涼爽的夜風(fēng)中,林染只覺得田地里聒噪雜亂的蟲鳴聲,都充滿了勃勃生氣。
村里安安靜靜的,這個(gè)時(shí)辰,應(yīng)該都早睡了。
林春蘭去敲阿姐床邊的墻:阿姐,阿姐,你睡著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