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張擇端說的一樣,打火隊已經不是之前的打火隊了。
它像是一片葉子,被卷入了風浪之中,要想不被卷走,那么只能去傍一艘大船,找一個更大的靠山。
太子就是比唐仁授更大的靠山。
李部童倒是開門見山,寒暄之后,便試探地問真金道:“聽說唐仁授找你去他那里,你不愿意去?”
“不是我不愿意去,良心不讓我去。”李真金說道。
“那太子找你,你去不去?”李部童說完之后,又笑著看向李真金,好似胸有成竹,不擔心他不答應。
“事到如今,難道我還有其他的選擇嗎?”李真金無奈地笑了笑,搖頭嘆道。
“這么說你是答應了?”李部童問道。
李真金點了點頭,說道:“答應了。”
李部童起身活動了下筋骨,看向悠悠的河面,長長地松了一口氣。
“河面多平靜啊,可是河面又不會一直這么平靜下去。你看那河里的船,還有船上的舵手,看上去他們手握乾坤,隨時控制著航向,整條運河任他們無忌航行。可其實不是,真正控制著航向的是風,是水,是暗流,是淺灘,是暗石。誰又能夠選擇自己的命運呢?”
李部童娓娓道來,仿佛已經說得動情了,眼睛之中隱隱有光。
真金習慣了,習慣李部童說話時經常掉書袋的樣子,又說:“你真的和張擇端一樣,不對,你說話比他要酸多了。你說也有道理,好像從來都是這樣,沒有人能夠決定自己的命運。”
“蚍蜉撼不了大樹,所以不如乘風破浪,順水行舟。”李部童又說。
任他風雨來,借勢而起,蓄勢待發。成功的人從來都是這樣,這也是李部童的信條。他雖然自幼與太子相識,但是出身寒微,他以為能有今天就是因為他能夠抓住機會,乘勢而上。
“順水行舟,順風滅火。我答應你,不過你要給我時間和兄弟們商量商量。”李真金回答道。
“接下來就看你的了。”李部童說。
其實李真金還有一句沒有說出的話,沒有人能夠決定命運,可是,人可以對抗命運。
要入駐府邸組建潛火鋪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李真金終究是想到了辦法,來平衡打火隊里的不同意見。
不算退休的老人,明義坊打火隊骨干的打火隊員總共二十九人,其實這些年輕隊員里面,幾乎所有人都想跟著去,因為可以掙到更多的錢。
不過,木楞和張小鳳并不想去。
因此一些人就算是想去,也不敢說。
其次,那天和木楞對談之后,真金確實也在認真考慮木楞的話。
如果他們都走了?那么明義坊的百姓們遇到了火情,該怎么辦呢?
真金最后綜合考慮,決定抽調一個十人的小隊,由他來帶隊,入駐太子門下。
這十個人由打火隊員抽簽決定,之后一月一換血,其余人輪流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