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編了39艘核潛艇之后,東大海軍一躍成為了世界上。
又是一大筆錢花了出去。
最后,李干仔細研究了海航部隊的建設規劃,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形成正式報告后,他同樣在審批表上簽字用章。
這些審批表最后要遞交到最高統帥部,需要最高統帥在最后一欄里簽字用章,如此才算是走完了整個審批流程。
在李干的記事本里,他用簡單的詞匯概括了大海軍建設目標:
以2000年為時間節點,在此之前,海軍需要組建10個航母戰斗群,其中至少要有8艘10萬噸級的核動力航母,萬噸級大型驅逐艦60艘、7000噸級通用驅逐艦120艘、5000噸級遠洋護衛艦160艘。
潛艇部隊全面實現第三代化,構建常規潛艇、核潛艇二加一大于二的格局,編制常規潛艇60艘、核動力潛艇60艘。
海航部隊要在2000年之前,全部實現艦載化,即所有海航岸基航空兵部隊全部移交給空軍。
國土面積的暴漲,給陸軍的裁軍整編帶來了變化。
根據實際評估分析結果顯示,陸軍需要在原來的裁軍目標上,再組建兩個集團軍,才能滿足遠東地區的實際需求。
大會自然會同意軍方的編制,因為人口增加了,領土增加了,自然資源也增加了,自然需要更多的部隊去守護。
到了這一步,因為收回海參崴、庫頁島等地區而對國防部署帶來的一系列變化,才勉強完成針對調整。
此時,關于遠東戰爭一系列遺留問題的談判,進入了白熱化階段。